近年新盘无论实用面积几大几细,通常设有工作平台及露台,对住户而言是否实用就见仁见智。至於窗台则是上世纪80年代起大行其道的「发水」方法,部分窗台占物业面积比例之高,令人啧啧称奇。位於长沙湾的顺发大厦,在百余尺的开放式单位内置两个对望的窗台,设计尤如一只飞船,充份体现纳米无极限的境界。
这种飞船则位处80年代建成的顺发大厦C及D单位,实用面积约150多平方尺,单位面积之细已属纳米级,但於单位左右两边仍各设一个巨型梯形窗台,由於两个窗台配合正方形的室内空间,形状似飞船,故被称为飞船则。
长沙湾顺发大厦的飞船则,属上世纪80年代的产物。
若撇除两个大型窗台,本身单位设计十分实用,因为进大门冇玄关,整个室内空间接近正方形,大门左、右两旁分别为厕所及梗厨。然而,加上两个一左一右的窗台后,能放置家具的墙身只余下大门口及对面的另一幅墙,其余全是窗户。要善用窗台空间,其中一个方法是训上窗台,在窗台旁加建一个平排的柜,再把床褥放於其上,打造窗台大床。否则两大窗台只能沦为放置杂物的地方。
不过,采光充足及左右对流窗设计令空气流通,是飞船则的仅余优点,相信能令置身纳米单位的住客,在斗室中存留一丝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