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市道变化都不跟随市场因素走,究竟过去发生了甚麽事?未来投资者又如何自处?
最新一期香港货币供应量M3创了历史记录,达17.8万亿元,租金也由2023年初进入上升轨道,不少租客宁愿付3厘以上的收租回报率去帮业主口供楼,而且十分明显因为新加人口的增长,租金在未来较长时间会继续上升。
笔者坚持近年的楼价调整不是泡沫爆破,泡沫爆破是财富在泡沫膨胀之下,再随着泡沫爆破而蒸发消失,但楼市现在的调整是充满购买力,资金大增而且汇聚在银行体系中,目前的问题是购买力按兵不动,甚至受到客观环境所麻醉,怎样令购买力正常活动,其实就是处理市场的关键。
过去十多年究竟发生甚麽事?2009年美国开始无限量量化货币,这种做法会引起无限量的通货膨胀和价格上升,最近楼价跌回到约8年前的水平,但是我们见到纵使在无限量化期间,由2009年去到2021年楼价升了约2倍,而且在楼市辣招下进行,这就是量化货币引起的结果,也是笔者过去多年在研究新常态下,认为年轻人应趁早上车置业的原因,因为我认为在美国量化货币的「神威」之下,除非出现奇蹟,否则年轻人将日益难以置业,却想不到,中央的确后来令奇蹟出现!
形势去到2022年就开始作出改变,中国经济奇蹟地在近年创造了内地的零通胀和香港的低通胀,中国成功脱离了量化货币剪羊毛的魔法!当低通胀比银行收息和经济增长还要低的时候,遇上悲情洋溢时人们就容易选择做定期存款,将钱凝聚在银行体系,加上香港在联系汇率之下追随美元汇价上升,配合各种因素令楼价出现下行压力,楼价下跌两成并没有影响香港的经济结构,却令市场彻底解决年轻人的上车问题!现在入息中位数的两位年轻人每月储三成收入3年左右,就可支付480万元单位的首期,足以在上车板块上车!这种是否人为的情况?如果是的话,我们未来应该怎麽自处?
笔者个人认为首要要确定两个重点是否有变,一就是世界的发展大局是否继续东升西降的趋势,二就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能否保持到,我是相信这两点的,所以我并没有减少在香港投资。
笔者认为「市场值」(value)和「市场价」(price)是两回事,「价」只是一个时间的成交或兑现价位,绝大部份时间价钱都是不能够准确的反映「值」的!
「价」代表的是狭窄时段和主观可造就的,「值」是深厚、宏大的!
一时的价钱高低不能反映绝对的值,只能看到市场起伏下人们的衆生相和品德!也是受考验下对人的磨练!
各区最新放盘应有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