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强拍门槛有利旧区重建
日期:2010-03-19当大家诟病特区政府供应土地不足,导致楼价不断上升之同时,又去阻挠政府透过鼓励发展商参与旧区重建而增加住屋供应量政策,在逻辑上实有欠公允。
有修读公共行政学之人士便会明白,政府推行政策,很难令全部人民支持,问题关键在於当政者能否做到“尽己所能,无所偏私”便算吧!
刚通过之降低强拍门槛法案,其背后之立法动机,说穿了就是一个鼓励(甚或“诱使”)发展商参与本港之旧区重建,免却 “钉子户”或部份“过份贪心”之业主,因一己私利而阻碍大多数业主(指八成以上)将物业售出重建之意愿;藉此特区政府既可省却公帑支出,又可避过因政府(透过市区重建局)收购旧区物业与相关业主及住客可能出现之争拗,对保持社会稳定和谐,起实际作用。
市民对政府施政乏信心
或许目前特区政府并非一人一票选出,又或政府过往之公共行政措施令市民留下之不良印象,而本港发展商近年之形象及营商手法又不受市民欢迎,令一个本来是良好意愿及动机之议案,竟被批评成“官商勾结”之安排,毋怪中央领导不断提醒特区政府,必须小心处理本港之“深层次矛盾”!
反对调低强拍门槛降低者一般认为,应先等完成旧区重建之整体检讨再作考虑,不应仓卒通过相关法案;部份论者甚至认为发展商不应“强抢”少数业主所持土地之权益,又或应就建筑物之不同老化程度作个别考虑,方决定批准将强拍门槛进一步调低;另方面,特区政府及赞成新条例者亦有其理据,当中包括大部份业主之意愿不应受制於少数业主或“钉子户”之阻挠,新条例可鼓动私人资金尽早介入旧区重建市场,而应做的事就不该再拖下去...等。
正反双方应放开己见
有关争拗其实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根本很难寻出绝对真理,更諻论要取得大部份市民之支持。笔者认为特区政府今次强势急於通过调低强拍门槛之法案,主要受压於早前马头围道出现整幢旧楼塌下来,及市场有不断要求政府增加土地供应量之呼声。事实上,新条例在毋须支付公帑之情况下,可从速透过发展商参与旧区重建而增加住屋及土地供应量,实有利稳定楼价,同时有助解决旧楼老化所带来之危机,对政府施政而言,实可收“一箭多雕”之效。
既然法例已经立法会议通过,笔者认为市民大众应收起争拗之心,一齐支持政府之相关施政,并紧密监察因新条例带出有争议个案之发展,并看清楚政府倡议之调解机制能否真的能疏导受影响者之不满,当真的解决不了问题,方再向政府施压,重新检讨相关条例,这不失为市民对政府施政之正面回应,同时亦算帮政府一把,齐心化解中央领袖人所担心香港出现之“深层次矛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