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家需小心税局之超级电脑

日期:2010-04-09

税务局局长朱鑫源高调公布当局设有强大功能之超级电脑系统,有助抽查炒楼人士,追收相关收益之“利得税”(15%16.5%),正好配合财爷在预算案中之提示:炒楼人士有机会被追收所赚之利得税。

 

政府透过捉炒家去赢民意

近期特区政府连串动作,当中有针对发展商、有提点银行、有对准炒家等,目的都是为了稳定楼市,避免因楼价急升而导致出现资产泡沫,而当中只有“向炒家开刀”之行径,争议较少,应容易为社会大众受落,事关市民一般不会“同情”那些短期内因楼价急升而赚到钱之炒家,故税务局局长公开其超级电脑功能,透过狙击炒家而增加公帑收入,实有助提升特区政府在市民心中之形象,多少亦算赢了场公关战。

 

可是,从经济学角度看,向炒家追收利得税,其实只是增加炒楼之“交易成本”,根本无法杜绝炒风,而最终真正受影响者,多数是接棒之用家。

 

翻看税局过去4个年度(2005-2009)之纪录,电脑选出怀疑炒楼个案共有58,100宗,当中约有35%人士落网,需被追收税款。由於市民受落,相信税局日后定会加派人手,继续强化追收税款之功能,既可增加库房收益,又可吓吓炒家,可收一举两得之效。

 

税局举动影响市场运作

究竟以什麽准则判断炒楼?税务局局长则提及“根据买卖楼宇的频率,例如一年内买卖几多单,或者两年买卖几多单,还有物业持有期的长短,愈短的愈易抽出来”,并强调会考虑买卖物业之背景、动机、财务安排、法庭税务案例等作评定基准。

 

笔者认为税局之动作,多少会影响发展商於一手楼之销售策略,最近见某杂志封面之「XX新楼盘首期15% 睇一年」之标题,可能会吓怕部份该盘之买家,担心日后成为税局之调查目标。此外,二手楼之“摸货”买家,亦大有机会被税局立案调查。

 

为免成为税局之“锁定目标”,相信日后市场上会多了普通买家,不在一年内将所购物业放售;至於专业投资者(或炒家),则会倾向选用“空壳公司”购入物业,但是否一定过到税局之“关卡”,则要看他们如何与税局“拗数”,又或法庭之相关判例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