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豪宅定分界(一)
日期:2019-05-09问世间何为豪宅? 从来都没有一个官方答案,亦没有人刻意深究。这个问题之所以浮上水面,是因为近日地产建设商会建议,豪宅盘豁免招标限制。自此,坊间就开始讨论哪一类物业属於豪宅。
现时,坊间偏向以「售价高低」,「楼盘所在地区」或「面积大小」这三个定义来决定什麽是豪宅。三个定义之中,笔者较为倾向以「面积大小」来区分豪宅与一般住宅。以「售价高低」来划分的话是很主观的,究竟一千万算是高还是低呢?对基层市民来说,算高吧?但对於富豪一族,夸张点来说可能只是零钱而已。如果以「楼盘所在地区」来界定的话又如何?人有三衰六旺,地区也有兴衰。一个地区可以因发展而旺起来,亦可以因为发展而失去它原有作为豪宅区的优势。
但「面积大小」却相对客观而且不变。它不会因为环境或时间改变而放大缩小。那麽,到底面积到底要多大,才可以算是豪宅呢?差饷及物业估价署的分类方法,可能为我们提供答案。
根据差饷及物业估价署资料,全港私人住宅按实用面积分为ABCDE五大类:A类小於431平方尺;B类介乎431至752尺;C类介乎753至1075尺;D类介乎1076至1721尺,最后E类则是大於1722尺的物业。笔者认为,D及E类单位就是豪宅,而其中E类更可称为超级豪宅。当中原因,下回再续。
转载自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