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对两次加息周期

日期:2017-10-19

 

 

港美联系汇率制度港息率基本上需跟随美息走势,但事实上,两地息率调整步伐及幅度却未必需要一致,银行一般会再视乎自身资金成本及充裕状况等再作决定,当中受港美息差、银行同业拆息水平、银行体系结余水平等因素影响。笔者尝试将是次加息周期对比上一次加息周期,发现两次加息周期在不同经济因素下步伐大有不同。

 

美国对上一次加息周期始於20046月至20066月,加息步伐频密,约两年加息期内加息共17次,加幅每次0.25厘,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由1厘升至5.25厘,累计加幅4.25厘。这次加息周期主要是防止经济过热,而期内通胀率平均达3%。香港并没有在20046月同步跟随美息上调,当时1个月期拆息(HIBOR)仅在0.15厘超低水平,银行体系结余约达350亿元,虽然数字是大幅低於现时水平,但已构成银行水浸。其后拆息逐步回升,同年9月下旬1个月拆息升至约1厘,银行稍为将最优惠利率(P)上调0.125厘;但很快又基於拆息回落於11月将P减回0.125厘,P还原至5厘不变。

 

香港实质於20053月才正式进入加息周期,较美国延迟了9个月时间,当时银行体系结余降至44亿元水平,1个月拆息升至2.2厘,导致HP息差收窄至不足3厘,银行逐步跟随美息上调P,但却并非完全同步,偶而追回加息,加幅由0.25厘扩至0.5厘,偶而却未有跟随。由於个别大银行与中小型银行加P步伐不一,自2005年起本港便出现了大细两个P。香港的加息周期约达一年,截至20063月底,本地银行加息共910次,加幅达3厘至3.25厘,少於美息加幅及次数,银行最优惠利率(P)5厘升至分别为8厘及8.25厘。加息无疑是会直接增加供楼成本,影响入市及换楼意欲,但事实上加息并非必然打击楼市,当中亦视乎经济及市场因素。在对上一次加息周期,一年间的加幅虽达3厘之多,但楼价没有下跌,大致横行及窄幅向上,主要原因是香港当年正值沙士后步出通缩,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增强,失业率回落,通胀率逐渐回升至2%水平,计及通胀因素之实质息率加幅便等如没有3厘之多,从而抵销了加息负面因素。

 

比对现时的加息周期,美国於2015年底启动加息,但之后相隔一年即2016年底才再重启加息,而今年暂分别於3月及6月加息,假设按照美国预期於年底前可再加息1次,即两年间合共加息5次,累计加幅料为1.25厘,这个加息步伐比对上一次加息周期确实是相当缓慢。再者,对上一次加息周期,美息由1厘起步上调,但这次则由00.25厘起步回升,即使年底再加息,美息亦只是在1.25厘至1.5厘水平。事实上,美国这次加息周期之经济环境大不同,金融海啸后美国采用史无前例之宽松货币政策,息率多年降至异常低水平,故此美国需要在经济复苏稳步后进行利率正常化,以防范息率长期过低之后遗症。美国迄今通胀率仍未达致2%目标水平,故此与上一次加息周期主力对抗通胀压力有所不同。

 

至於本港,至今未有跟随美息上调最优惠利率(P),本地银行体系结余持续处於过千亿元高度充裕水平,此乃海啸前从未出现之现象,银行同业拆息持续低企,故此香港银行未有跟随加息之需要。上期提及最近金管局增发外汇基金票据以抽走市场资金,故拆息曾经上升,银行结余亦开始减少,但暂时与加息条件仍有距离。未来当港美息差进一步收窄,以及拆息回升至一定水平,P始终会出现上调;但可以预料的是,是次加息周期比对上一次来得温和缓慢。

 

上文转载自经济日报置业家居楼市讲场专栏

中原按揭经纪董事总经理王美凤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