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概念带动外区客入市 将军澳区楼价向升

日期:2009-07-03

将军澳区为香港第七个新市镇,自1983年开始分三期发展;时至今日,将军澳区人口已由1996年不足20万人,大增至去年逾40万人,人口急升自然对住屋需求有增无减,亦对区内楼价起着支持的作用,而当原有家庭收入增加和生儿育女,更营造了庞大的换楼需求,同区住客分支换楼情况普遍。

 

将军澳地铁支线自2002年后通车,随后发展迅速,除了大量新盘落成外,交通便利吸引外区客迁入,由於该区楼价相对其他地铁沿线屋苑「低水」,许多原先居住港岛东区的住户趁低吸纳换大屋,这些都成为区内人口大幅上升的主因;此外,在需求增加的情况下,带动楼价持续向上,将军澳区平均每宗成交楼价亦由01年的$200万跃升至去年$300万。

 

即将推售的「领都」,主打三房或以上单位,适合区内家庭作分支或换楼。受新盘开售影响,将军澳主要私人屋苑成交宗数放缓,由5月份约530宗下跌至上月约460宗,跌幅约15.2%,显示区内观望气氛浓厚,预计发展商首阶段会以合理开会先吸纳一批有心入市的用家。政府近年来采取「惜地」政策,土地供应不足下,将军澳区於1998年曾推盘达7千多伙,已下降至去年约2千伙,所以发展商不需以倾销形式套现,并指会将项目分阶段推出。

 

於本年四月开售的「誉.港湾」,既有邮轮码头概念,又有启德站的支持,故第一阶段的销售工作非常顺利,吸引大批用家及投资者,现时该项目尚余400多伙,发展商近日重新推出其一房及两房单位,同样受到买家追捧,当中不乏外区用家,故此笔者相信「铁路沿线」向来为楼盘的重量级卖点。

 

最近数年,本港一直保持低水平的楼宇供应量,发展商新增土地储备困难,所以毋须急於售楼,开售新盘主要为保持经济及功能上的活动量,所以在新供应匮乏下,相信未来二手市场发展将较一手更出手。幸而,港府提出修例预期今年底会修改附属法例,放宽强制收购旧楼的门槛,把发展商拥有9成的地段业权才可强制余下小业主卖楼,放宽至拥有8成业权,可加快市区更新,笔者认为发展商将会低调进行这项增加土地储备可行性的工作。

 

(图片说明:「领都」首阶段拟限量发售1001201300余方尺的海景4房大户,受到区内大户家庭不断查询。图为笔者与长实地产投资董事黄思聪於「领都」示位合照)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