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政策,一向备受公众关注

日期:2009-10-23

「天价」成交的出现,令各界人士非常关心楼市是否有泡沫现象,市民亦对上星期的施政报告有所期待,希望政府能做一些压抑楼价的措施,让楼市得以稳定及健康发展。虽然在报告中,政府没有实质的方案提出,但特首已明言会密切留意市况发展,适当时候更会推出土地拍卖或检讨现行的勾地政策,以舒缓供应紧绌的问题。

市场普遍认同降低勾地门槛及定期拍卖土地是抑制楼价最有效的办法之一,不过上星期笔者在电台节目与裕泰兴董事总经理罗守耀探讨有关问题时,对方却另有一番见解;他认为金融海啸只是经历一年之久,经济体系是否完全走出阴霾还不能百分百肯定,故此现阶段政府「少做事好过多做事」,应抱持观望态度,否则贸然改变卖地及勾地策略,可能只会适得其反。

政府作为最大的土地供应者,可试行将勾地程序公开,对中小型发展商而言勾地成本大,勾地后只知结果成功与否,当中与政府厘定的价钱有多远距离一概不知情,只可以每次逐少的把价钱加上去;倘若增加勾地透明度,能令下个接力勾地的发展商更有预算及准则。

观乎近日市场关注豪宅的「天价」成交问题,更有专业人士声称不能购买舒适的物业居住;笔者认为这些不能反映市况的全部,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生活成本较高昂,所以市民生活在这个贵重城市需要有所取舍,要衡量自己的供楼负担能力,若果心仪物业是超出负担能力,甚至觉得有所不值,便要在市场上再物色。正如一般市民选择外出用膳,如觉得某家餐厅价钱不合理,可以自由选择第二家,并不需要勉强自己。

另外,施政报告强调中环保育计划,当中包括降低中环码头用地发展密度、将中环街市地皮剔出勾地表等,这项计划对该区持续发展非常有帮助。立法会议员刘秀成则表示,市民对保育计划往往一知半解,政府每次只是一点点披露发展重点及细节;应该公开保育项目的入选资格及保育后的成效等,让大众对整体发展构图有清晰透彻的了解,才可获得市民支持。

(左起)笔者、裕泰兴董事总经理罗守耀、立法会议员刘秀成及新城电台节目主持人林洁莹在节目中探讨近期楼市焦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