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业政策 改变土地更新机制

日期:2010-03-19

                

近来新盘当旺,发展商没有大肆宣传下「峻弦」依然去货甚速,三月份仅上半月已录得约80宗成交,成绩斐然。图为笔者与新鸿基代理业务部项目总监(销售)张卓秀敏在项目售楼处合照。

 

大围「名城」挟着「全港正中心」之名出鞘,在首阶段开放示位已引来众多市民及经纪参观。该项目所提供的单位面积较大,适合一般换楼客需要,加上铁路沿线;而且该区附近能提供大面积单位的新项目要追溯至2007年的「御龙山」,证明此类型物业甚多追捧客人,相信「名城」轻易便达到好成绩。

 

另外一个焦点新盘–「缙城峰」同样趁楼市兴旺时,将全新1座及其余单位一气推出,可见发展商对后市甚为乐观。本港经济好转,带动市民入市信心,新盘无论在质素、用料及配套也较二手吸引,所以获得理想佳绩。由於新盘高开,二手业主反而对卖楼决定迟疑,担心沽出单位后反而难换楼,故此未敢轻易割爱,促使近期二手交投稍为缓慢。不过放眼市场,最近受欢迎的物业以上车盘为主,除了少数投资者入货外,其实还有一批有实际换楼或置业需要的买家;楼价正拾级而上,预料此股在中小型物业市场流转的购买力将会维持一段日子。

 

立法会本周中期通过把旧楼强制拍卖的门槛降低至八成业权,并於41生效。受新规定影响的楼宇主要有3种︰

一、50年以上楼龄的楼宇,据报导约有2582幢;

二、坐落非工业地带的逾30年楼龄工厦,据报导约有580幢;

三、一个单位业权已占全幢业权超过10%的楼宇

根据业界估计市场应有不足500幢旧楼已集齐八成业权,可符合上述申请强拍资格,其中10多宗正准备向土地审裁处申请强拍。笔者认为正反两方对新方案分别有以下看法,一方面此项措施对大部份旧楼业主而言其实是一宗喜讯,因为他们希望获得政府的重建赔偿后,能将资金购买好一点的安乐窝改善生活质素,加上项目重建后会有增值作用,对社区或个人而言皆是好的事情。

 

但另一方面,亦有旧楼业主没有受到收购价值所打动,又或者认为政府所提出的收购价没有突发性的惊喜,所以不想进行重建计划,演变成争持状态。从差饷物业估价署去年公布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港约有1,085,900伙私人住宅单位,当中仅有3.4%,约36,921伙属於1960年代或以前的物业,即是次新法案有机会涉及的物业。综观乎市场意见,旧楼业主大多数倾向赞成降低拍卖门槛,大家只要有共同意识希望重建居所,才能令到物业获取应得的价值套现,否则物业一直待下去,在日久失修的情况下,单位折旧累积的银码数目只会越来越大。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