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屋以实用面积标准时代来临
日期:2010-11-03笔者与新城林洁莹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陈智思(中间)就一手楼宇「发水」问题及政府新推出的规管方案展开讨论。
新楼价格不断攀升,为了让市民购买物业时更加放心及了解物业情况,政府在今年施政报告中推出一系列针对一手物业的措施,当中最为人关注的便是「发水楼」问题,因为近10年间,新盘单位的「实用面积」平均下降了,所以社会上有不少声音表示希望能改善此情况,保障购买单位的人士能作出更好的选择。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
他在电台节目中补充,每一个政策必须考虑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而是次规管「发水楼」问题的条例可以让同一社区的居住人士享用同等质素的设施,提升居住环境。否则,按照现时的一手物业发展方向,每个项目所拥有的配套及康乐设施亦不同,做不到平衡社区的效果。再者,屏风楼或「蛋糕楼」的现象日后得以改善,社区发展更美好。另外,现时本港使用土地比率并不算高,为了平衡城市发展与环保,整体发展方向会以市区用地24%及郊外用地76%为原则,与环境规划作出配合。
在地产代理角度而言,政府严密监管一手楼宇售卖程序,促使代理发挥空间增加,因为地产代理必须具备广泛知识、了解物业会所设施的资讯、物业建造构思及周边附近设施等,才可以向客人提供专业分析,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根据中原地产研究部资料显示,2010年截至10月27日,一手私人住宅登记宗数突破一万宗水平,许多发展商有见楼市势头向好,有意加快步伐推出新盘,如「星堤」、「盛荟」等,相信全年一手私人住宅登记宗数虽然未必可达到去年15,913宗水平,但亦相距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