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消息引起情绪波幅

日期:2011-07-27

图为笔者在九龙一豪宅新盘的现楼示范单位拍照,单位采用上乘用料及享开扬景观,预料必定受到富豪喜爱。

 

科技发达,所有讯息一日千里,每天发放的消息可即时影响全球,好像:就业数据、金价油价、各个大国之间的货币汇率、通胀率、房产借贷等等,这些资料令全球股市处於波动之中。在本港,不少人曾说过股市及楼市的关系是密不可分,股市的表现如何,大多数反映楼市随后的走势;不过随着港元汇价下跌,通胀持续攀升,租金同样不停向上,物业这种不动产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理想财富投资及增值工具,导致楼价拾级而上。纵使股市表现反覆及政府连番推出政策,楼价未见有大幅度调整。

 

正因为市场数据资料充足,可预期香港未来的房屋发展,近年来内地孕妇来港产子的情况持续增加,虽然这批父母并不是香港的永久居民,但他们在国内拥有稳定的经济基础,而且在港分娩的婴儿拥有居留权,将来绝对有机会加大楼宇住屋需求;故此香港人对房屋的需求只会有增无减,政府不能单依靠政策市来压抑楼价,必须有一套适合香港人口需要及经济需求的恰当房屋政策。

 

无可否认,每当有新措施出现时,楼市交投量通常会骤减,不过楼价调整的步伐与成交量是不一致的。所以,笔者相信要令楼市稳健发展,必须从多方面考虑,评估二十年后、甚至三十年后的地区演变或人口转变,提供更长远的地区发展蓝图。

 

除了这批「新生婴儿潮」外,现今香港的「80后」同样可影响日后的楼市发展,近日「80后」与政府冲突严重,只因年青人看不到前景,认为个人发展空间有限,经常「怀才不遇」;其实本港经济已逐渐转型,由60年代的工业转至金融服务业再转至现时讲求创意的年代,不少年青人凭藉创新思维,在各个领域,尤其是以电子及数码平台上,已显出极大成就。再者,上一辈的香港市民在三十岁前可置业上楼的情况并不多,需要极大的努力及耐性,勤奋工作下才可购买第一个属於自己的物业,在这之前,他们同样是租楼安居;所以只要「80后」放远目光,放弃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要单单上街抗议地产霸权;懂得学习更多创作技能及生产技术,一样可以像上一辈「奋斗一代」以工作成效赚取足够支持个人及家庭生活的财富。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