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尺项目南昌站标售价 冷却买家热情
日期:2011-10-26南昌站招标项目低於市场预期价卖出,各界议论纷纷。笔者、新城电台节目主持人林洁莹与香港城市设计学会副会长吴永顺(右二)及恒基兆业地产营业部副总经理邓凤贤(左二)在电台节目就此话题作出讨论。
南昌站上盖的招标项目以每尺$4,523由新鸿基地产投得,令香港多数业主都有失落感;虽然大部份市民无论有自置物业或未上车的都不希望香港楼价脱缰飞升,但仍期望楼价稳健向上,令手持资产值不跌。
不过最近多幅政府土地皆是以低於市场预期价卖出,令一般人对楼市只升不跌的幻想少了空间,回归现实的平淡,而且更有可能要面对楼价下调所带来的经济条件改变,本星期有不少业主叫价态度明显软化,有积极的业主跳价促成交易,普遍成交可见5%-8%的减幅。所以不少用家积极睇楼,希望做好选择,待银行放宽借贷条件,便可即时配合购入心仪单位作自用。
至於南昌站是否因为限尺单位的条件要求便改变了项目的价值呢﹖在楼盘的规划和项目设计上,究竟建筑师和设计师在限制条件下是否有能力添加价值呢﹖笔者就政府的新规划项目和近日卖地要求上的限制,与建筑师吴永顺及设计师邓凤贤在电台上作了一次讨论。吴先生认为建筑师在规划上一定要有愿景创造的空间才可为土地及项目作出有价值的设计,就好像政府在十月宣布锐意打造的九龙东第二个核心商业区项目,在规划上便提供不少愿景的可行性,建筑师和设计师都可就着社区发展,为项目投放创意从而增加土地的创造性。对於政府在批地上为发展项目加入的限制,
另一方面,在香港用地上,吴先生则认为随着香港发展成熟、经济持续增长,用地需求必须配合才能保持发展的竞争力。对於近日因为公屋用地难求,社会上有声音建议放宽公屋的「发水」比例,吴先生表示反对,因为在规划设计上无论公用房屋或私人房屋都应划一标准,如果有不同标准出现,有机会导致私人发展项目为低密度;公营发展项目变成高密度的不平衡现象,故此应小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