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造就高价成交
日期:2012-12-19嘉华国际本年吸纳土地态度进取,已购入将军澳两幅地皮及元朗朗屏北站,预料可於2014年为市场带来供应。图为嘉华国际营业副总经理颜景凤(中)、中原地产亚太区总裁(住宅)陈永杰及笔者在嘉华国际的周年晚会上相逢合照。
自政府推出辣招后,交投回落不少,但成功促成交易的单位,成交尺价仍然在高位徘徊,甚至是屡创新高;这些成交大部份大多数都是业主持货3年至5年的物业,其升值幅度达80% – 2.5倍,以上情况反映现时市场成交并不是短时间内易手的买卖。
因额外印花税(SSD)的缘故,业主为免沽货后再难以入市,持货态度变得更坚决。虽然不难找到SSD个案,当中业主持货年期大都超过一年半,税率约为5%-10%,并不需要缴付重税;不过这类成交仅属零星个案,以11月为例,一、二手私人住宅买卖合约登记约6500多宗,根据印花税署资料显示,其中SSD成交宗数约有254宗,其中税率为5%的成交约有225宗、税率为10%的成交约有22宗、税率为15%的成交约有12宗,全部SSD成交宗数占整体市场宗数不足4%,不能说具备代表性及指标性。但可以肯定的是SSD对市场所造成最大的冲击是减弱物业交易的流转性。
经济持续在增长,又适逢低息环境,这两项因素促使业主更为惜售;另一边厢,准买家们需求不减,价格在供应仍然不足的情况下,逐步拾级而上是在所难免。不过有种种政策限制,楼价想大升似乎没有可能;若果要楼价下跌至上车客能够「买得起」的水平,好像也非易事,所以有关楼市策略的争拗声音绝不会停止,现时投资者只有适应市场的意见声音,按自己能力和计算去作出部署,保持自己财富的购买力水平。楼市在SSD及BSD的钳制中,相信只会令物业流转量偏低,造就更多高价成交,形成量少价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