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矛盾的时代 高危上车、安全买货

日期:2015-02-11

中原九龙住宅部日前举行2014年度全年颁奖典礼。管理层与同事们聚首一堂,祝愿九龙团队2015年人人丰收,目标达成。

 

 

不少言论和报导都指出细价楼升幅惊人,供楼负担已经超越平均入息半数,属不健康水平;加上大众化市场的细面积单位尺价已上升至$12,000/– $15,000/尺,即使有$400万预算也极难有选择,一般打工仔又难储够首期,好多时候需要父母辈资助,甚至以父母没有负债的物业重新向银行承造按揭,借贷首期方便儿女们尽快上车。

 

所以现时社会上的声都是集中诉说香港楼价实在昂贵得令人难以负担,但是每次当有新盘销售,只要该项目定价合乎买家预算,开售时每次都能近乎圆满沽清,如:「天晋」系列、「The Parkside」、「东环」、「岚山」等等大众化市场项目,每个销售阶段都有亮丽的销售成绩。

 

除了细价楼屡屡破顶外,近日市场最瞩目的新闻必属山顶何东花园成交,何东花园於上月底以$51亿易主,交易不但是香港史上金额最大的屋地交易,乘着此宗成交牵动了停顿多时的山顶别墅成交,新鸿基山顶项目一个月时间内连走3间独立屋,其中6号屋以$5.06亿易手,创下本港第三高尺价洋房纪录,其余两间独立屋亦涉资数亿元。

 

为何楼市会出现如此两极化现象?大围经济气氛及买家心态实有莫大关系。因为购入细价楼的买家大都是上车客,在楼价急升的时候越显心急,担心日后楼价持续攀升,届时无力承担供楼压力,为免错失上车机会,宁愿早日追价入市。至於豪宅市场方面,有实力的投资者眼见欧洲市场采取「放水」政策,国内降准又有通缩之虞,在美元升港元强的情况下,最可以让财富有升值空间的投资工具莫过於投於在超罕有的贵重物业;加上香港政府未来房屋政策将集中提供民生需耍的单位,在传统豪宅地段可供应的物业只会越来越少,所以大家若有足够财富也想在现时购入心水物业,待日后全球经济回复时才将资金转移阵地,另觅更好去处。导致如此一边恐慌爆破,大呼危险危险讯号;另一边却又说息口加不了,低息买资产抗通账的矛盾行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