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一手现楼 成交较二手强
日期:2015-11-04「凯誉」租金回报可达3厘,由於发展商提供的借贷安排,买家只需低成数首期便可持有一个恒久收租的资产收息,遂吸引一众投资者选购。恒地营业(一)部总经理林达民早前曾亲向中原前线同事讲述项目特点及销售情况。
市场虽然知道10月份的成交是如何低迷,当实际住宅登记宗数比沙士年代更少,不禁令业主和买家都不懂如何回应,按照土地注册处资料显示,截止10月28日二手私人住宅暂录得1,560宗,成交金额约$115.6亿;而一手私人住宅则录得1,318宗,成交金额约$99.1亿;可见一手市场无论成交宗数和金额都看齐二手,这反映了二手市场的宗数是异常低量。
业主坚持不愿意割价求售,反而让发展商看到转机,因应项目的条件因素而设计出种种成交条款和方法,方便买家入市,导致市场有购买意慾的买家都走向了一手盘,由於属上车类型的一房、细两房单位大部份只有一手市场提供,所以基本所有一房单位都能迅速沽清。但十月下半月由恒基四叔奇策带动,为旗下一手货尾直接提供85%供款按揭,更在首3年有固定息口,促进不少豪宅成交,当中带动了1,000万至1,500万的豪宅两房单位。
香港市场在超低息口支持下,要见到住宅物业大规范的大型跌价在短期内是很难,因为一般业主都是自用多,如果是收租物业除可享稳定的租金回报来供息供本外,亦有机会可有余钱作为收入,大部份业主即使知道物业价格再攀升有难度,不过没有实在的财政压力,加上就业理想,人工按年提升,故此并没有逼切性卖楼;只有个别业主可能年纪大了,要处理财产分配,在现在高位时售出几十年的升值财富,颐养天年并分配给后人;另一种则是境外人,为了套现解决财务问题,作出低於市价放售的决定,促进快速成交,这些都是极少数个案,未能引起大规范减价潮。
笔者在作为《新城地产街》最后一集的嘉宾主持,请来发展商好友英皇国际执行董事张炳强先生,在节目中分享商铺市道在现今投资气氛下有什麽变化。本港零售市道在人民币突然贬值2%,无疑令原本因港元强势已经走下坡的销售行业百上加斤,游客来港数字不减,但消费金额却大大减低。英皇集团在钟表钻饰销售行业发展有一定规模。租用的店铺皆在一线区上,过去数年间租金大幅升值,过千元尺租比比皆是。如今遇上高级零售业冷风,生意大减,租金过高的问题便立即浮现。英皇集团既是业主又是租客,在如此低迷气氛下,为了业务发展,在租金上减低30%-40%给予同集团的租户,有利稳定发展。
虽然目前高级零售业的市场疲弱对一线街铺的租金有明显压力,但是大家都明白在国内自由行强大消费力时期,各大品牌集团都不惜工本争夺市场,店铺租金因而上升2-3倍,即使现在下调4至5成,对业主而言并未构成压力。张生在行业拥有40年的历程,看透市场升升跌跌,明白有危有机,行业替换时时发生。正如在零售业叫苦连天的今天,饮食业却在扩展,也有大大小小的经营者同时在扩阔业务战线或开拓新产品店铺。香港是一个生生不息的经济城市,相信各行各业都能找到生存的平衡点。
笔者与英皇国际执行董事张炳强(中)及新城电台节目主持人林洁莹(右)畅谈本港商俌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