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数字证实楼价回调 持货者策略如何?
日期:2016-03-02笔者与财经名人陈永陆先生近日分享豪宅买家心态。
按照差饷物业估价署日前公布最新楼价数据,截至1月底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报278.7点,按月跌2.2%,按年跌幅约2.1%。若以地区及实用面积划分,九龙区中小型单位跌幅最为显着,A类单位(即实用面积431方尺以下的单位)售价下滑14.4%,平均每平方实用面积尺价约$9,550元,而同区B类单位(即实用面积431至752方尺的单位),平均每平方实用面积尺价亦跌约8.7%至$9,965元,两类单位平均尺价一同跌穿万元关口,创2014年5月后低位。
传媒对上述情况表现甚为惊讶,皆因九龙作为市区地段,其跌幅比偏远的新界区更甚实在令人大惑不解。不过笔者作为市场中人,对此现象却不太意外,其实只要回顾2015年在九龙市区推出的新盘供应及销售成绩,全年约有$410亿成交金额,不难发现其中大部份的成交单位都是在这两个类别,应该是将市场刚需用家都吸引过去了;二手业主在息口低位时,认为租金回报可观,都不愿在那刻割爱卖楼,把有需要的用家赶去新盘,加上发展商以商业角度考虑,本着「有货便要销」的精神,制定各种吸客条款和优惠去抢客,所以新买家不必向二手业主追价求货。
但当去年第4季金融市场逆转,股市大跌,而各行各业在经济放缓下,需求减少,业主开始接受现实,有部分财力不太强的业主,尤其是A类及B类单位的业主普遍是打工一族,有需要调整财富比例,减价卖楼以增加现金持有减少负债,导致成交价由高位回落。相信,2016年第一季数字会进一步下跌。
据前线同事所述,过去连续2个周末大型屋苑陆陆续续涌现减价成交,大型屋苑如美孚新村、新都城及将军澳中心的成交价回落至2014年上半年水平,吸纳一批守候已久的买家出动,可见用家仍然蠢蠢欲动;虽然市场有一股承接力,但因为大众已接受楼价回落的消息,楼价并没有条件向上跳升,正因如此,一批有实力的买家正悄悄买入一些贵重罕有的特色单位,这批人士身份甚为神秘,不能一概而定是属於何类型购买者,有见现时楼价已下调至一定水平,刚好碰上价格合理的物业便出手。因为他们深知道未来供应中,优质贵重物业只会卖少见少,无论位置及用料亦未必可及得上现在市场可售的,下一次跌浪来临时即使有能力亦未必可找到同级质素的货种,故现在率先收集,令逾亿元的大额成交屡见不爽,以信置旗下大屿山洋房项目Botanica Bay为例,以招标形式连沽6幢洋房,共涉资约$7.4亿,预料大码成交将陆续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