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招缩市,为谁操心?
日期:2017-05-24「海之恋」成为近期票王,发展商尽量推盘以满足买家置业需求。长实执行董事赵国雄赞扬中原地产全力支持楼盘以及表现优胜。
政府又再出招,限制银行物业借贷;上周五金管局推出第8轮逆周期楼市调控措施,包括提高银行资本要求,降低持有多个一个按揭物业的按揭成数和收紧海外投资者的供款入息比率要求。银行资金借出比例又再减少,令到买家首期金额、增加投资成本及减少回报率。
政府官员,整天口说为市民置业操心,希望尽快为香港人置业上车;现实却是政府不断加辣、加指引,让买家怎样也储不够首期上车,一旦有多些买家合资格置业,政府官员又急不及待跑出来放「辣招」,加重资金担子令买家无能力上车,打击置业需求,完全不切合为市民置业安居的信念;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使市民无法置业,美其名是为市民担心风险,实质正如他们宣布政策时所说压抑需求,最好人人不要置业,一厢情愿地以此实现没有需求楼价便会跌的想法。
事实上,政府出招只减少可以购买物业的客量,并没有令到楼价下跌;因为在有限供应下,物业都落在资金充裕人手上,他们的闲钱可以随意随时购买,价格升跌与否不影响他们的购买力,唯独信心影响他们的投资决定。反之对於上车用家而言,价格、首期资金、银行贷款等等,每一项细节空间对他们影响十分重大。
在银行角度,环球经济不稳定,由於其本身资金充裕,香港物业贷款相对回报理想,资金「烂帐」机会低,正是他们乐意做出的贷款长期安排;但政府与金管局杞人忧天,反代银行操心,指导他们经营,即使有物业可抵押一半,仍然认为有风险,银行业界也觉得过分担忧根本是多此一举。除非,金管局认为香港物业市道有下跌超过四成机会,将会令银行承担太多「烂帐」。其实银行收回物业仍然能够抵押借出资金何须担心? 现时社会充满矛盾,市民愿意减少其他开支与承担长期贷款来购买物业安居,政府反不欲市民承担借贷。
另一方面,中资积极购地起房,将来究竟要卖多少价格才能回本,他们似乎仍未决定出售价,不断只是强调投资多少建造优质房屋,目标客户更未明言。香港传媒只在自己角度评估未来售价,为未来楼价有谁承担忧虑。海航香港负责人、集团投资总裁王爽曾接受报章访问,向香港社会释出讯息,他们集团全球性有过万亿资产,40多万员工,投资逾$270亿港币在港买地起房,只占集团资产约3%-4%,感觉香港大惊小怪;暗示香港眼光短浅,更明言有不少单位将留给作员工宿舍;同时,亦表明会於2017年内聘请6,000多位员工;在香港人力短缺的时候,有房屋优惠政策,在增聘人手是一大优势,香港企业,如欲在经营上一拼高下,真要有放眼国际的视野。
近日,市场两大新盘 – 「海之恋」及「天寰」,各有各客,前者因荃湾成熟区的因素,吸引逾万人参观场面,发展商为提高家庭置业者的购买机会,容许家庭式入票然后换名,成就了票王楼盘。 而启德新区「天寰」,一房及两房单位作供应主导,受到用家青睐,原本启德新区一向备受收租投资客追捧;可惜,在太多辣招影响下,他们皆采取观望态度,可望增加一众用家中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