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私楼买卖 无助市民「上车」

日期:2013-09-16

据差饷物业估价署较早前预期,今年新住宅楼落成量,将升至1.355万伙,创2006年后七年以来的新高。但楼市的购买力不住萎缩,一手和二手的供应量,会否变得相对太多?对於房屋供应,政府宜增加公屋居屋,而非打击私楼的购买意欲。

 

虽然今年初不少市民还在大声疾呼要买楼做业主,但在政府接连推出买家印花税(BSD)和双倍印花税(DSD)之后,买家几乎全部消失,使到住宅楼市骤然失去承接力,二手楼市的交投都变得寥寥可数,一手楼市到近日才稍见回暖。

 

政府增加土地和楼宇供应量,渐见效果。差估署公布数字,预测今年新楼落成量1.355万伙,比较去年大增33%,并且创出七年以来的新高,中小型单位成为供应重点所在,预期占今年整体落成量90.6%而明年预测落成量,将逾1.582万伙,按年再增约16.8%

 

许多年前,本港所能吸纳的一手新盘,每年达到3万个左右,期后,已逐渐萎缩。如果政府继续以人为措施打击私楼购买力,私楼市场的承接力势必持续减退,所以,近年来新盘吸纳量经已远远少於3万个单位。

 

2009年开始私楼展开大升浪,部份年青市民嚷着无力「上车」。其实年青市民上不了车,政府应从增加公屋、居屋等公营房屋入手,帮助他们「上楼」,而不是打击价钱比较高的私楼,阻止有能力买私楼的人士置业。

 

梁振英担任行政长官之后,致力增加土地供应,以及运用各种印花税以及提高按揭成数,阻止市民争相「上车」,以免造成楼价持续再升的局面。

 

自从今年2月使出DSD之后,因税率增加令置业成本骤然大增,市场的购买力立即「急冻」,二手楼市曾经有一个周末周日两天的十大屋苑成交量,低至1宗的历史纪录,一手楼亦曾因《一手住宅物业销售条例》的出现而冰封,形成一手和二手楼市都发生严重萎缩现象。

 

如果政府的辣招不进行撤回或调整,尽管一手新楼今年只得1.3万个左右,但再加上二手楼的供应,市场可能承接乏力,连1.3万个新盘也嫌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