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中小企物业资产转弱
日期:2013-11-28由於港府实施「3D」(双倍印花税/DSD、买家印花税/BSD及额外印花税SSD)辣招政策,对於新一代中小企业家而言,经营生意有更多制肘,赚钱难度亦大大提高。
香港有些上一代中小企业家,在光荣退休之时,原来所赚最大的一笔钱,并非胼手胝足捱到金睛火眼的本业生意,而是出售厂房或物业所赚的才是最大笔。不过,许多中小企家一直以来都是赚着蝇头小利而养活着不少员工,尤其是被称「厂佬」的养活最多员工。
香港不少中小企业家和「厂佬」都值得尊敬,因为有些经营国际贸易生意或工厂的,他们本业所赚的不多,但久不久便会面对外国买家赖账或走数,部份资产比较薄弱的中小企或工厂,便逃不过倒闭的结局,而员工就要面对失业的厄运。
不过,本港上一代的中小企业家及厂家,多数都投资有道,通常会买入厂房、住宅、写字楼作为公司以至私人的资产。所以,尽管被人赖账或是走数,他们都可以透过出售或抵押物业资产套现,作为救命钱,令企业得以渡过难关,员工亦避过失业的危机。
但自从「3D」辣招生效之后,物业的买卖流通量大跌,即使企业遇上危机,也难以透过出售物业资产续命,即使业主劈价出货,亦未必有人够胆承接,物业也变成远水救不了近火。
而且上一代中小企业家以物业作为公司及私人资产这一个救生门路,可能经已成为过去。因为「3D」的出现,使到新一代中小企业家不能再购入物业作为他们的资产。原因是一来「3D」造成物业交易成本昂贵,二来套现的流通量亦今不如昔,三来不少人预期楼价会因「3D」的打击而下跌。所以,新一代中小企家,未必够胆像上一代中小企家买入物业作为他们救命的资产。
上一代企业家购买物业作为保本增值以至救急的资产做法,对於新一代企业家可能是此路不通了。新一代中小企家要创富,最直接方法就是在本业与各个对手正面交锋。就以做工厂而言,以前经已是蝇头小利,现在他们在商场上全接触战门,利钱就变得更加微薄。
加上又没有物业作为保本增值的辅助资产,一切收益就靠在市场战斗得来,盈利更无保障。笔者觉得,将来新一代中小企业家创富的难度,比较以往艰难得多。
港府用行政措施干预楼市,推出「3D」,只会使到新一代中小企业家处於比以往更艰苦的经营境地。如果世界经济不幸地有甚麽三长两短,企业倒闭数量增加之外,其员工的失业可能性亦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