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供应短缺 属意料中事

日期:2017-07-07

前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日前称,政府在过去5年房屋追滞后,供应又遇到阻力,事倍功半。早在20148月,笔者经已指出政府会在物色土地上,遇上很多困难,达标成疑。

 

张炳良指出,过去5年政府在房屋方面「追滞后」,房委会在供应房屋项目时遇到大大小小阻力,最终事倍功半。过去在私楼市场方面,推出多轮需求管理措施,取得一定成果。但全球低息和信贷宽松,本港楼市仍然炽热、亢奋,泡沫风险增加。市民购买力与楼价脱节,今年首季的置业负担比率相当高。他提出,楼价预期日趋非理性,感到担忧,提醒买家小心楼价和利率风险。

 

过去几年,政府对社会采取比较强硬的态度,有如石地堂斗铁扫把,或者火星撞地球,硬撼硬的方式,虽可处於不败之地,但只会两败俱伤,根本不会得出好结果,一定会有某程度上出现磨损或决裂。即使任何一方胜出,都是惨胜,没有「一齐赢」的最佳效果。尤其是对年青人态度太强硬,只会引致压力愈大反抗愈大,他们在阻止政府争取地皮之时,极力反对,政府取得土地会吃力及浪费时间,拖慢了房屋供应。期望新政府上场,会懂得使用怀柔策略,或许可改善成果。笔者早2014821日「看穿供应不足底牌 刺激买楼意欲」文章中,经已指出政府觅地寸步难行。

 

梁振英主政时的特区政府,无止境地增加各种印花税及收紧银行按揭,不断加高置业堤围,并非长远办法,只会令想置业的人士,望楼兴叹。与特区政府一直以来想更多人成功置业的原则相违背。

 

增加印花税及收紧按揭以来,本港楼价不断创出新高,证明这些药物经已服食了多年,剂量不断加大,但得出的结果是全无效用。帮不到首置人士买楼,甚至拦阻他们「上车」,政策倒行逆施,只会引致社会更多怨气。新政府上台之后,不宜再动轧使用印花税这些旧药,理由是绝无效用之外,更使到二手楼楼宇供应量大大减低,损害到楼市的成交量,又帮不到市民置业。

 

新政府应该研究认真解决到置业需求的策略,并非阻人「上车」就当作解决了居住问题。

 

新政府最好摆出亲和态度与市民洽商,从而令土地释放出来,有助政府起到公营及私营房屋。既然试过硬功不行,就要改用软功。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