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协专论】设计自与在

日期:2020-07-14

其实,每个人每天都在做设计。想一想你每天醒来,选择穿那件裇衫,戴那只手表,就已经是自己的形象设计。小朋友用纸制作玩具,老婆婆改装买餸车仔,他们也正在做产品设计。设计师,任何人都做过。如果说设计就是生活,或是生活就是设计,一点也不夸张。

 

问题是,一般人每天都做的设计与历史上影响人类的设计有何分别?在这里,我们大概把设计分为四个层次。一,解决问题。二,用美学手段去增加「解决问题」的可观性。三,在解决问题同时,亦为时间、人物、地方和物件说故事。四,在解决问题之后,令人找到自在。

 

我们尝试用杯子作个例子说明。远古的猿人爲盛水,他们用树叶作材料造器皿,他们是单纯地用设计解决了喝水问题。后来,人类文明发展,开始用木雕、石雕制作器皿,今杯子由一件纯工具变成工艺品。然后艺术开始成熟,人类把民族故事和历史画上杯子上,成为民族艺术品。最后,杯子昇华到成为喜庆、宗教、茶道的一部分,是人类追求心灵进步不可缺少的工具。由杯子的设计发展,我们看到设计是由解决问题,到美学功能,到说故事,最后到达人类心灵的一个进程。

 

再举个例子说,香港室内设计界常常鼓吹潮流风格。为甚麽家居要有特别风格?甚麽工业风,他是工厂妹吗?甚麽维多利亚风,他是英国人吗?甚麽简约风,他是个会断舍离的人吗?人在家中休息是可以有甚麽风格呢?而且这个「风」字已说明一切,潮流来又如风,离又如风,过了三、五、七年,当风吹走离去,就会觉得自己家居无比过时、分外老土。大家会说,维多利亚风格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他不是老土而且经典。对,我很同意,但这份经典应该被用在懂得它历史的人,如果用家是个完全与维多利亚历史没有关连的人,他很快便会看厌。这正正就是设计没有照顾上文提及的第三和第四个层次,於是室内设计流於表面,没有代表到客人本身,更不用谈空间对用家心灵的得着。

 

事物可带给人快感和满足感。快感和满足感的分别在於时间的长短和触及心灵的深浅。比方说,一杯色彩缤纷的雪糕甜品,可能令你在很短暂时间得到欢乐,但是这个快乐是短暂的。相反地,唐人街一个平平无奇的炒饭,却令离乡别井的人得到思乡病的慰籍,怀念着儿时与母亲的相处时光。这种满足感是长期而且是深入的。如果一件设计,无论是时装、家具、空间或海报,可以深深地撩动到用家想起自己的心灵和感情,那件作品就是我所追求的。

 

作为室内设计师,要做到以上的自在设计,首要任务是找到客人的自在。自,自己、自由、自主。在,在外、在内、在一个位置。那是用家的性格、家族背景、成长历史、生活喜好。这些是由用家的心出发,并不可能是设计师设定出来的布景板。布景板可能可以提供一时的快感,但始终不能自在地代表用家,当时间一逝去,快感就随之消失。


作者为香港室内设计协会委员陈丞轩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