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峻铭专栏】疫情触发去全球化 滞胀风险要提防 – 李峻铭
日期:2020-04-19全球各国央行都在利用量化宽松(QE)政策救市,但今次跟2009年不同,今次的「黑天鹅」是瘟疫。各国封城,人与人保持隔离,令经济活动陷於停顿,实体经济严重受损。2009年,受重创的是金融市场,银行面临倒闭,也刺破了美国的房地产业泡沫。只要政府QE推出,稳定了金融市场,实质经济活动,并没有受到严重影响。
今次危机单靠金融政策,并不足够。所以各国政府也推出不同的财政支援政策。香港也推出近3,000亿元的防疫基金,美国也推出2万亿美元的应急计划。
香港有丰厚的财政储备,问题不大。美国可以无限量印刷美元,除非美元崩溃,否则也是长印长有。但全球其他国家,尤其新兴市场,就未必有这种资格。长贫难顾,如果疫情一路拖下去,复元的时间就拖得愈长。
另外,新冠肺炎疫情也令各国发现全球化的风险。例如,口罩、呼吸机等物资,大部分都是「世界工厂」——中国生产。一旦内地出事,未能生产或者不能出口,全球都会出现缺货。疫情过后,大家都会为重要物资分散风险,甚至建立自己本地的供应链。中国的出口将受到一定程度影响,香港转口贸易也一定受到拖累。
当疫情打击经济活动,人民的收入减少,瘟疫同时令各国对全球化失去信心。当各国都「各家自扫门前雪」的话,制成品的成本,自然提高。粮食等重要物资也可能各自囤积,售价自然涨得更厉害。
经济停滞不前、失业率高,但物价却高居不下,也即是出现「滞胀」现象。人民生活水平大倒退,绝对是人间悲剧。当然这是笔者向最坏处的极端想法,「去全球化」不是那麽容易。
过去几十年,当各国人民都习惯了价廉物美的产品,要走回头路也不是易事。只是大家要留心「去全球化」的趋势,对全世界、对中国、对香港,都有密切的影响,不可不防!
作者为世纪21奇丰物业顾问行主席及行政总裁李峻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