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澳倒模式屋苑面貌 原来有段故……

日期:2019-12-19

每次踏入将军澳,会否有一点迷失的感觉?每条街、每条路,彷彿转角又是同一个面貌,不论是调景岭、将军澳、坑口、宝琳,港铁站上离不开是一座座如蛋糕的巨型基座商场,上面插着如蜡烛的摩天住宅大楼,密度奇高,俨如倒模。

 

有别於一般旧区如油尖旺或港岛,每三至四幢物业便是一个街口,主干道两边是四通八达的横街窄巷。将军澳作为九十年代的新市镇,规划截然不同,既没有横街窄巷,一个门牌占地之大,单是绕圈行一转也要十五、二十分钟。

 

原因先要追溯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港英政府需要拓展新界及新市镇,故向农民徵地,并生出「土地期权制度」,当中的换地权益书分有Letter A和Letter B,即在发展蓝图内的一尺屋地换蓝图外一尺屋地,又或是五尺农地换一尺屋地,后者广为农民所选用。

 

由於Letter B可以转让,各大发展商睇中商机大量向农民收集Letter B,在土地交易中如当现金使用,也可优先参加新界土地拍卖。及至八十年代初,中英政府展开香港前途谈判,中方并不承认港英政府发行的换地权益书,故1983年起港英政府宣布不再发行,同时权益书持有人需赶及於97回归前行使换地权,为赶尾班车,发展商遂大量行使Letter B,将军澳占近八成用地也是由此发展而来。

走入将军澳各区规则如倒模,宝琳站的新都城是其中一个例子。

故此,将军澳区被切割成多个面积逾百万平方尺的地盘,每个由单一发展商持有发展,地积比高达八、九倍,造就了今天的大型屋苑如新都城、东港城、将军澳广场等倒模式屋苑。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