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兴共享 共居模式在香港有市场?

日期:2019-12-07

「共享」主义成为全球热话,继单车及办公室出现共享营运方式后,共享住屋概念(Co-Living)也在欧美、台湾及南韩等地盛行。近年,亦有投资者将此概念引入香港。究竟共享住屋与上世纪的「七十二家房客」,或遍布各区的劏房户有何不同?在香港是否具有市场潜力?

 

香港地人烟稠密,楼价全球称冠,住宅单位求过於供,业主实力雄厚,租金高企。不少单身或小型家庭唯有退而求其次,住进面积细小的劏房。这些单位通常位处旧式物业,欠缺完善管理,在保安、消防及卫生环境均未如理想。

 

银根有限就等於居住环境恶劣?新一代大声疾呼NO WAY!

 

一群高等教育学生及较年轻上班一族、或来自外国的人士,对生活品味均有要求,成为「共居新世代」的主要目标租客。这类潜在客源,除了一如既往,可与相熟的同学或朋友分租房屋外,现在更可租住共居模式单位,享用大业主提供的专业管理服务,以提升居住质素。

 

此类物业大多由整栋旧式住宅或宾馆翻身改装而成,坐落於九龙油尖旺、红磡、土瓜湾、甚至屯门及沙田等毗邻大专院校的区域,坐享地利之便。

共居模式以轻化的装修及配套吸引年轻一族。

单位选择由独立床位至面积百多二百尺的精品户也有,租金由每月3,500至20,000元不等,选择繁多;租期也可短至六个月,较为灵活。单位装潢明亮,更可安排专人定期清洁打理。住客除可共享宽敞的客饭厅、厨房及休憩空间,部份单位更自设独立浴室及小露台,视乎价格而定。

 

而这类新派共居单位往往提倡社群元素,鼓励租客互相认识、联谊、共同参与精心安排的休闲兴趣活动,例如电影共赏、厨艺、品尝美食及瑜伽班等。

 

不过,共居模式物业在香港到底有几大潜力呢?其实,共居模式亦有竞争对手,近五年间在香港涌现的纳米楼,为银根有限的租户提供不少租盘选择,例如启德区的Oasis Kai Tak,一个低层实用面积294尺单位,月租仅需约13,500元,屋苑亦自设豪华会所,休闲空间更大。

 

至於大专生也可选择住进学校宿舍,或与同学一齐共租房屋,大家同声同气,自主空间亦更大。再者,香港地出名工时长,放工过后还有灵魂与本来不太相熟的室友互动联谊吗?

 

相对地,共居模式单位或较适合进驻香港工作的外藉人士,既可满足自住空间又可适度拥有邻里关爱的温暖,有别香港地较普遍冷冰冰的邻里文化,更可藉此拓展人际网络,对在港工作或有帮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