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建组屋 楼市是福是祸?
日期:2019-09-25
香港多年来面对土地及房屋供应短缺,楼价与市民负担能力脱轨,劏房、楼奴等社会问题随之而来,反观同为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其组屋政策长久以来行之有效,令港人羡慕不已。但组屋是否完全适用於香港社会呢?若将整套模式复制过来,会否引来反效果?
首先,两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房屋政策及历史有着根本性的分别,新加坡只有一种公营房屋即组屋,已涵盖逾八成新加坡居民,当中绝大部分是自置,仅不足6%是租户;反观本港一直以私楼主导,公营房屋住户只占住户总数的45%,且各类资助房屋如绿置居、居屋、首置盘等,有短期也有长期措施,结构相对复杂。
同时,新加坡的组屋数包括转售对象必须为没有物业的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并规定一个核心家庭只能同时拥有一间组屋,以确保量充足,转售设有严格限制,组屋自住用途不被扭曲;相反本港的资助房屋早已被商品化,只要补地价,性质便类同私楼可自由买卖,卖一间少一间,故供应量长期不达标。
港建组屋 地从何来?
若然香港现在起步,仿效新加坡发展自己的组屋政策,除非依靠大规模填海,惟本港不论是填海或徵用私人土地,面对的阻力均不少,而填海动辄需时十年、二十年,填海后的土地是否全数规划作组屋,或是要平衡其他用途,亦是重要考虑。
其次,大规模兴建组屋等同颠覆本港房地产市场奉行的私楼主导模式,对私人市场、包括深信「砖头保值」的全港逾150万名私楼业主所造成的冲击甚至反弹,实在难以评估。
假设有地建屋,还需要政策上的配合。参考新加坡人可动用公积金的储蓄作置业用途,其公积金的供款比例亦相对高,雇主及雇员供款率合共37%,故新加坡人买楼不愁没有首期,本港又是否可以照办煮碗呢?
土地及房屋问题已困扰香港多年,若当局有意大规模兴建港人组屋,实有必要权衡各方利益,作周全考虑,否则民生议题只会沦为政治争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