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财赤大件事 解决问题看决心
日期:2025-01-13
政府公布本财政年度首8个月(截至11月20日)的财务状况,整体开支及收入分别为4,716亿元及2,482亿元,计入发行政府债券所得的907亿元及偿还政府债券105亿元的本金后,录得1,432亿元赤字。换句话说,扣除债券的影响,本年度实际的财赤已经超过2,000亿,更严重的是过去六个财政年度,其中五个都是出现赤字,累计赤字合共超过5,000亿,令香港的财政储备由原本的11,619亿急降至5,709亿。扣除2,711亿的债项,净储备更降至3,000亿以下,不足香港一年的支出,情况已经迫在眉睫。
其实问题已经持续了六年,但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还没有提出任何具体方案去解决,似乎觉得财赤只是周期性,而不是结构性。换句话来说,只要等经济转佳,政府卖地收入、印花税、利得税及薪俸税就会增加,赤字自然会消失。
笔者也相信经济有周期,即使财政司司长说得对,但相信这个周期也会非常之长。笔者展望未来三年,经济回复的速度会非常缓慢,但财赤问题会影响人心,在中美角力的背景下,香港随时会被作为攻击的目标,包括降低香港的信贷评级,甚至推动香港联系汇率脱鈎的情况。所以无论财政是周期性抑或结构性,都必须要立刻处理,刻不容缓。
削减财赤的公式很简单,不是开源就是节流,或是两者并行,但实践起来却是举步难行。在经济困难的时候,开徵新税种,必然会遭到社会大力反对,也会破坏香港简单税制的优良传统,实在是得不偿失。至於节流就系要削减政府的公共开支,必须影响既得利益者,遭到反对声音,遇到阻力是必然结果,当中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等,可以削减的幅度有限,如果能够冻结其增长,已经是非常好的成绩。
另一类就系公务员的薪酬,笔者不建议无差别全面减薪,这很容易带出恶劣信息,令私人机构也追随减薪,消费信心会进一步受到打击﹐影响经济复苏。况且「恶币驱逐良币」,全面减薪会令进取及有能力的公务员离开,全港有19万名公务员,架构臃肿,相信有不少职位可以删减。加上未来人工智能有助提升工作效率,由政府带头推动,相信释出的讯息会更加正面。
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暂停交椅州的人工岛计划,这计划花费近万亿,寄望卖地收回成本,可能是空想。暂停发展的消息也有助疲弱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商见供应减少,才会有信心投地,才能直接增加政府的收入,可为一石二鸟。
各区最新放盘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