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證」不應隨任總離任而消失
日期:2009-09-18由港府全資擁有的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下稱「按證」﹞,在97年3月成立, 其核心任務包括 (1) 透過可靠的流動資金供給,去提高銀行業的穩定,從而降低銀行在借出按揭貸款時,可能引起的資產集中風險及流動資金短缺風險;(2) 促進更多人士在本港置業;及 (3) 推動香港債務證券和按揭證券市場的發展。
最近有議員認為,目前「按證」之運作有違原意,要求在立法會討論其存在價值,部份業界人士甚至認為,該公司已完成其歷史任務,加上倡議成立「按證」之任總又快離任,故目前更是檢討該機構存在之最佳時機。
促進銀行按揭業務之競爭
「按證」較廣為人知之服務有向銀行購買按揭貸款,並推出按揭保險計劃、負資產按揭計劃、及按揭證券化計劃等。近年,該公司亦有拓展海外市場,並購買的士貸款,目的令業務多元化。
任何公司絞盡腦汁去拓展業務,本屬無可厚非,惟「按證」資本源自公帑,容易受到相關利益團體之批評。以購買按揭貸款為例,雖可解決本地中小型銀行叙造按揭貸款之資金需求,但對無資金壓力之大規模銀行而言,此行徑或許不是味兒,事關在未有「按證」前,各中、小型或外資銀行,可能因吸納按揭業務已「滿額」,而被迫要停下來,故當時各大型銀行容易在競爭壓力不大之情况下,成為市場佔有率之領導者,今天則無法重彈此調。
由於「按證」之存在,承造按揭貸款資金,已不再是業界之問題,故無論是大、中、小、甚或外資銀行,必須時刻保持競爭能力,提供優質產品及服務,方能取得生意,而此市場下之受惠者,自然是按揭貸款用家。
雖然有人詬病「按證」,用港人資金發展海外業務,未盡恰當,筆者則認為,此乃觀點與角度之考慮,應讓社會大眾多加討論,不宜就按此一錘定音,抹去其存在價值。
金融海嘯突顯功能
事實上,在金融海嘯初期,銀行界差不多完全停下來,卻步不放出按揭貸款,當時「按證」為配合經濟機遇委員會之建議,在短時間內推出「優化按揭保險計劃」,將銀行過往需承擔之按揭貸款風險,由七成降低至六成,鼓勵業界繼續在市場放款,如斯行動,已證實確有助本地樓市在金融海嘯下,快速回復過來。
此外,金管局亦多次透過「按證」,向有資金需要之銀行快速購買按揭貸款,從而解決部份銀行在金融海嘯期間之緊拙資金困局。
今天,金融海嘯看似穩定下來,本地資金供應亦不短缺,而倡議成立「按證」之任總又快離任,於是有人認為是檢討該機構存在價值之最佳時機,但筆者認為此想法帶有邏輯謬誤:其一,「按證」在金融海嘯下,確實已發揮穩定本港金融市場之功能;其二,一個機構之存在價值,根本不應與某領導人離職與否掛勾,而應看她之存在是「好處」多,抑或「壞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