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也需要规划

日期:2019-11-14

    

最近看了一个新闻节目,访问对象为现任市建局行政总监,而内容主要针对现时市区重建的政策及方向。

本人因为工作需要,都会对市区重建局的项目特别留意。在约十多年前,市建局收购的项目多数都是零零散散的,举列可能会在某街道上收购多个街号的旧楼,而同时又在同区附近收购另一个非连接的项目。该时候,除了观塘的裕民坊项目属较大型外,其余的收购项目之地盘面积多数为五千尺至一万尺左右,但由於各个项目都是非相连且是独立的,故无法一并重建发展,以致单幢式的市建局发展项目重覆在同区附近或一街之隔内出现,规划比较欠缺组织。

其时本人心中已经有个疑惑,这些单幢式重建项目临立的旧区里,其实穿插着很多约十层楼高或逾四十年楼龄的旧楼。纵使这些旧楼之重建潜质可能比较低,但在十年后或二十年后总有重建的需要,难道到时候再建单幢物业,那整个城市与石屎森林有何分别?况且,市区重建局作为旧楼重建中最有权力的机关,它的收购模式应该比其他私人发展商更加全面,更加应有长远的规划。
 
新收购方针 强调规划主导
最近几年,市建局的收购方针确实起了转变,强调「规划主导」及「小区发展」,意思是指透过重新规划,逐一收购旧楼以发展新的小区,并藉此解决旧区当中的交通、绿化地带不足的问题。以近几年市建局於土瓜湾荣光街及庇利街一带之收购项目为例,涉及共七个相连的项目,而地盘面积共约二十三万尺,这麽具规模的收购实属市场罕有。

收购规模越大,重建项目的可塑性越高,则在重新规划或设计上较具弹性。事实上,市建局已宣布在土瓜湾项目内,将重新规划道路及优化交通网络,并将兴建大型地下停车场,以腾出更多地面空间作绿化或休憩之用。重建地盘面积较大,另一好处是日后建成项目之住宅实用率将相对地较高,至少屋苑内的一些康乐设施可以共用,避免重覆建造,浪费有限的楼面面积。

当然,当收购规模提高之同时,收购的难度亦同样提高,而最明显就是反映在收购时间上。以往一般项目由收购至拆楼,可能需要几年时间,但当收购规模变得庞大,花上的时间可能不止几倍,由收购至拆楼需要逾六年时间一点也不出奇。

市区土地供应紧张但却需求大,旧楼重建可说是其中唯一出路,而可以具规划性地进行收购的,相信只有市区重建局。本人从事物业估价及旧楼联售,曾视察不少楼宇质素欠佳或环境恶劣的旧楼,故本人深深明白市区更新或重建之重要性,亦同时期待市区有更多大型重建项目。
 
 

 

作者为中原测量师行专业估价部高级经理吴庭琛先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