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税贷计划
日期:2013-11-11
税季刚至,银行税贷优惠产品纷纷出笼,虽然今年税贷息率平均较去年略为上升,但较多人选择之10万至30万贷款额仍处2%至3%甚低水平,如达100万或以上大额贷款可低於2%以下;最近更有个别银行将战线延至小额税贷,即使3万元以下贷款额,息率已跌穿2%,较有抵押品之楼按贷款息率还要低。近年税贷成为银行力争的业务,即使利润如此微薄,仍然出现激烈竞争。究其原因有几方面,银行提供税贷可吸纳优质新客户,对於需要缴交大额税款、高薪厚职的客户、专业人士或公务员,银行积极提供最优惠的分层息率,因为这班客户群有着不俗的潜在交叉销售机会。而且税贷客户一般有稳定还款能力,坏账风险低,加上近年不少客户亦趁税季借平钱作投资、赚取高息回报,又或偿还高息贷款等其他用途,市场对於税贷需求持续增加,个别银行可批出的税贷金额已提高至达300万或月薪10至12倍,这方面亦促使银行愿意以薄利多销经营税贷生意。
市面上税贷产品让人看得眼花缭乱,除吸引的特低息率外,亦设有各式各样的优惠如低息保证、利息回赠、首月或首季免息免供、特高存款利息、并送赠不同礼品如超市现金券、机票、旅游套票、甚至有银行股票大抽奖等。目前税贷一般以月平息计算,以月平息0.2%、贷款额5万元为例,每月利息的基本计算方法是:$50,000 x0.2%=$100,若分12期归还,每月还款额便为:($50,000 / 12) + $100 = $4,267。但问题是,月平息并未反映银行其他收费如手续费等,所以单用以上计法并未反映总借贷成本。用家应看广告上列出的实际年利率(Annualized percentage rate, 简称APR),此利率是根据<银行营运守则>所载之指引计算,所以较有划一基准作比较用途。实际年利率已连利息及手续费一并计算,但当中亦已包含了一些优惠如利息回赠、免息免供期甚至超市券等之价值,所以变相已将实际年利率推低了,用家便需留意有关优惠及条件是否适合。
银行一般按贷款额、还款期、职业或客户类别推出分层息率,当中以较大贷款额、银行目标客户及信贷评级较高的申请人可获批较佳息率;而有些礼品奖赏附带其他条件,例如需要开立出粮户口、新证券户口等,故借款人不应只单看广告标榜的震撼低息字眼,而是应先根据自己财务需要及状况定出准备申请的贷款金额,然后以同一个贷款金额及还款期比较银行之间可批出的税贷实际年息。举例,银行A标榜税贷实际年利率低至1.8%,而银行B则低至1.9%,但原来只适用於特大额贷款;若以同一贷款额10万元比较,银行A之息率为3.2%,银行B批出之息率却仅为2.4%。
近年有不少银行延长税贷还款期,让借款人可更轻松还款,不过,笔者始终建议用家选择12个月还款期为佳,免得债务延伸至下一个课税年度,倘若下一个税季亦有其他贷款需要,亦可避免需应付双重债务,又或债务供款占入息比率超越上限之问题。再者,选择12个月还款期通常可享较优惠息率,而且税贷并非以息随本减方式计算利息,拖长还款期只会令总利息支出大增。若没有税额以外贷款需要,部份银行会为贷款纯作交税用途的客户提供更优惠之息率,但若作投资用途,用家应先有投资计划,衡量回报是否可抵销全期利息成本、投资风险是否过高,以及还款与防守能力。
上文转载自经济日报置业家居楼市讲场专栏
中原按揭经纪 董事总经理 王美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