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解买家仍抢楼?

日期:2016-12-07

政府推出新重税政策,令地产代理经营环境出现逆转。中原地产面对新局面,必定能迎挑战,再创新绩。

 

 

市场在政府新税制推出后,普遍都保持观望,看楼价是否下调,即使有部份群众期望楼价下跌,但并不悲观,反而有不少投资者侍机入货的心态更强,当有项目或盘口具备比较优厚的先天条件出现时,买家即时行动入货的速度可不慢,就如西九龙临海项目「浪澄湾」,上星期公布全新2200伙单位的价单,首轮销售推出62伙於上周六发售,引来4,000多票、1,000多位买家,并创出半日沽清的佳绩。

 

开售当天现场所见都是一些中产级别人士,笔者旗下团队受到相当大数目客人的服务要求,都希望能购买成功。综观客源分布,主力都是原区街坊,既有分支家庭,亦有租客,只因项目现买现住、位处市区临海地段,在香港土地有限之下,购买资产是财富保值的一个储富工具。

 

笔者多年前已经深深体会到香港市民储存了大量财富,即使在2008年金融风暴前,香港实在的财力已经是相当强劲;当美国金融危机爆破后,各国财金局开动印钞机,采用量化宽松政策救市,催动了全球资金流动。由那一刻起,流入香港的资金量便加大了,我们这个小岛受惠了中国经济飞升的好处,整体经济活力足充,无论老板辈、打工族的收入都同时增加了,财富有所增长,所以存在的购买力深不见底。

 

这几年政府从税务着手,以重税制度管理需求,令物业市场升幅轨迹上出现过几次调整期。虽然政府的需求管理手法每次都促使交投量大跌,痛苦了我们中介公司,但是似乎未能压抑楼价,相信与香港居民财力难以估计有关。在资金比资产多的情况下,有钱人仍然是热衷於投资物业。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