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是解決房屋問題首要條件

日期:2013-10-23

筆者與新城林潔瑩() 剛在電台節目中訪問身兼長策會成員的房協主席鄔滿海()有關本港長遠房屋發展意見。

 

 

近日有豪宅盤出現超爆人氣,政府官員即時利用形勢,堅持說「辣招」是有必要,否則樓市又會再度亢奮,完全是「只看表面,不究實情」,可謂誤讀市場真正信息。查看「天璽」的銷售紀錄,首批只推出60個單位,當中22個非指定單位可以透過公司或境外人士購買,從而賺取發展商回贈之BSD(買家印花稅)AVD(從價印花稅),不少投資者就是因為瞭解九龍站上蓋物業供應罕有,才積極投入參與抽獎遊戲,這是一個安全的投資行動,大家樂得加入遊戲中去博取賺錢機會。

 

項目本身位處在一個綜合商住、文化、交通樞紐地段,有供應已是難能可得的產品,該區的二手業主又因為條件優勢而不憂賣,再加上現時樓宇買賣被多項政策緊箍,更加不願放棄持貨單位,形成市場缺貨;而今次發展商首輪階段只提供181伙單中的60伙,如此少量的數目,面對全港市場,當然大場面。

 

這現象正正反映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簡稱「長策會」)諮詢文件提及的建屋目標需要,該會認為房屋需求定義為在長遠而言,讓每個住戶均居於適切居所而需建造的新房屋單位總數。因此在推算房屋需求時,假設已有適切居所的住戶並不會產生新增的房至淨需求,即使這些住戶當中或有部分會從某個現有房屋單位遷往另一個現有房屋單位,如轉換較大面積的物業,亦只會被視作在現有房屋單位存量中不同單位之間的搬遷,並不構成對新增房屋單位的需求,經過多番分析及考慮後,長策會相信未來十年總房屋供應,應介乎440,000500,000個單位之間,其建議供應目標為470,000個單位。

 

政府如果能清楚計算到需求,而又能適時推出供應,房屋政策才得以穩健發展,這才是良策德政,並非一面倒以苛政打壓樓市。至於諮詢文件提及的社會各項特別住屋需求發展,長策會希望公眾能多參與討論,從而在發展上取得先後及利益取捨的共識,才可令建設步伐加速。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