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物業市場吸引力不衰

日期:2014-10-15

萬科置業(香港)業務部助理董事(地產發展)林力山()在電台節目中分享對目前樓市發展的看法,並探討其公司在香港發展時的理念。右為新城電台節目主持人林潔瑩。

 

 

全世界都羨慕香港在經濟上香港人都力拼競爭勝利,長期保持經濟動力,市民生活安穩、有工開、失業率低。在民生議題上又享有高度自主空間、言論自由、法制透明建全,即使近月的社會運動大大小小持續至今,各類索求都自由發揮,市民仍可生活在一個高度安全的空間,所以在香港生活過的外國人都說香港是一塊福地。

 

香港已經發現成一個多元化的經濟城市,各類企業要取得經營利潤必須要有相當高的競爭能力,同時更要做出優質產品方可得到消費持支持。以房地產發展為例,經歷了數個風浪洗禮,香港餘下具有規模及十分活躍的發展商十個手指「數得晒」。近年更因為地價高昂、工人短缺,人力資源增加、原材料成本上漲,令到發展商叫苦連天,常常訴說利潤低風險高生意難做,當中有部份發展商對參與本港樓市發展更顯得意興闌珊,導致政府賣地的成績一度陷入低潮。

 

可喜,香港市場又吸引了一批國內開發商,除了早年已投入香港市場的中國海外,近年有保利建設、萬科企業等都積極展開投放香港房地產市場的活動。以萬科為例,於2012年夥拍新世界奪得荃灣海濱地皮,採取合作形式切入市場,今年更透過私人協商向金朝陽收購獨立地皮作發展。筆者本月應新城電台之邀請擔任客席嘉賓主持,請來萬科置業(香港)業務部助理董事(地產發展)林力山先生訪問,探討他們在香港發展時的理念。

 

當香港地產商正放慢香港市場的投資腳步時,何以萬科卻無懼經營的種種阻礙,仍有興緻入場呢﹖林力山解說主要是香港市場面積有限,需求不息;同時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經濟活力強,故此物業市場的發展始終不減。至於經營上的困難,一定可以克服的。萬科在國內以「出品有保證」成名,進入香港市場會以大眾化市場先行,先了解大眾市民對房屋要求的特點,才進一步考慮其他高端市場的投入。

 

有關增加土地儲備的策略方面,林力山表示主要積極考慮政府招標用地,就近期多幅土地也有研究;上一回,粉嶺聯和墟限量地便是集團首次獨資投地,可見公司已經開始掌握了香港土地的計算方法,同時有信心可處理好成本和產出的利潤。相信,未來的日子各類的土地招標都可見萬科的蹤影。

 

事實上,除了萬科,其他國內發展商也積極開始參加本地房地產市場的建設,剛於本周一截標的大圍站項目便吸引本地發展商與內房合資競投,如:市場消息指萬科有入標、另英皇國際夥拍世茂房地產、佳兆業及富力地產主席李思廉私人名義合組財團入標。泛海、億京、資本策略旗下尚家生活及渝太地產四家未有競投港鐵項目經驗的發展商亦合組財團入標。至於本港龍頭發展商:長實、新地、恒地、新世界發展及會德豐地產亦相繼獨資競投,可見香港物業市場是大大有吸引力。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