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樓供應預測落實

日期:2017-03-28

差餉物業估價署上周出臨時報告,預計2018年私樓落成量可以達到1.95萬個水平。看起來很多,卻能否兌現呢?過去幾年,政府的預測,總是未能達標,為何呢?

 

根據差估署的報告(2016),預測2017年的私人住宅落成量是17928個;今年(2017)年的預測下調到17120個。今年預測2018年的私樓落成量是19530個,而明年(2018)的預測又會否調低呢?

 

差估署原先預期2016年私人住宅落成量是1.82萬個。實際的落成量卻只有1.46萬個。較預期少0.36萬個。政府原先預期2015年的私樓落成量是1.3萬個。實際的落成量只有1.1萬個,較預期少0.2萬個。最嚴重是2013年,預期1.35萬個,實際只有0.97萬個,相差0.53萬個。

 

近幾年,政府預期的私人住宅落成量,每每落空,未能達標。是什麼原因呢?是批地不足,導致落成量跟不上嗎?非也。近七年來,政府每年賣地建私樓,每年均可達標,即每年1.8萬個。2012年到2014年,三年的私樓施工量,平均每年1.67萬個。相對應三年後的落成量(2014年到2016)卻跟不上,平均每年1.39萬個,每年少0.28萬個。

 

論者或認為發展商屯積居奇。事實上買地早已支付地價,一旦付鈔就要計息。工程一旦上馬,就不能延誤,以免超支。所以發展商不會拖工程(政府例外),相反是趕工完成,以節省開支。所以落成量不符預期,另有原因,應該與太多規管有關。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