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建公屋問題惡化
日期:2017-11-07香港房屋問題的爭議,一下子聚焦在公屋封頂80萬個的議題上,鬧了好幾天。特首澄清,沒有封頂意圖,才逐漸平息。為民請命之流,自覺打勝一仗,令政府不敢削減任何公屋。往後任何涉及民生之事,寸步不讓。這樣真的是守衛香港市民利益,還是民粹式的燥動呢?
攻擊「80萬公屋」的理據,不外乎公屋輪候市民約有28萬個。公屋搶建,短期內都無法滿足市民需求,那有封頂之理。再者,政府又加強綠置居,搶走公屋資源。令公屋增長更慢,市民輪候時間更長。
立論表面上很有說服力,卻是罔顧現實。舉例公立醫院急診日日爆滿,證明市民需求龐大。所以政府應該大力增建公立醫院,又或擴大現有公院急診編制,加快處理輪侯急診的人龍。讀者認為這樣能解決醫療問題,還是惡化問題呢?
常識告訴我們,急診愈擴大,只會吸引更多市民輪侯,惡性循環,直到公院系統崩潰。同樣,一味趕建公屋應市,只會吸引更多市民輪侯,問題惡化。
普遍要求公立醫院不可無休止擴大。要疏散市民,到其他醫療系統,例如衛生署門診,私家診所,私立醫院,又或流動醫療車,護士上門等。為什麼居住問題就不能疏散,分流到綠置居,居屋第二市場,首置私樓,社會房屋,青年宿舍,共住房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