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強拍門檻有利舊區重建

日期:2010-03-19

當大家詬病特區政府供應土地不足,導致樓價不斷上升之同時,又去阻撓政府透過鼓勵發展商參與舊區重建而增加住屋供應量政策,在邏輯上實有欠公允。

 

有修讀公共行政學之人士便會明白,政府推行政策,很難令全部人民支持,問題關鍵在於當政者能否做到“盡己所能,無所偏私”便算吧!

 

剛通過之降低強拍門檻法案,其背後之立法動機,說穿了就是一個鼓勵(甚或“誘使”)發展商參與本港之舊區重建,免卻 “釘子戶”或部份“過份貪心”之業主,因一己私利而阻礙大多數業主(指八成以上)將物業售出重建之意願;藉此特區政府既可省卻公帑支出,又可避過因政府(透過市區重建局)收購舊區物業與相關業主及住客可能出現之爭拗,對保持社會穩定和諧,起實際作用。

 

市民對政府施政乏信心

或許目前特區政府並非一人一票選出,又或政府過往之公共行政措施令市民留下之不良印象,而本港發展商近年之形象及營商手法又不受市民歡迎,令一個本來是良好意願及動機之議案,竟被批評成“官商勾結”之安排,毋怪中央領導不斷提醒特區政府,必須小心處理本港之“深層次矛盾”!

 

反對調低強拍門檻降低者一般認為,應先等完成舊區重建之整體檢討再作考慮,不應倉卒通過相關法案;部份論者甚至認為發展商不應“強搶”少數業主所持土地之權益,又或應就建築物之不同老化程度作個別考慮,方決定批准將強拍門檻進一步調低;另方面,特區政府及贊成新條例者亦有其理據,當中包括大部份業主之意願不應受制於少數業主或“釘子戶”之阻撓,新條例可鼓動私人資金盡早介入舊區重建市場,而應做的事就不該再拖下去...等。

 

正反雙方應放開己見

有關爭拗其實可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根本很難尋出絕對真理,更諻論要取得大部份市民之支持。筆者認為特區政府今次強勢急於通過調低強拍門檻之法案,主要受壓於早前馬頭圍道出現整幢舊樓塌下來,及市場有不斷要求政府增加土地供應量之呼聲。事實上,新條例在毋須支付公帑之情況下,可從速透過發展商參與舊區重建而增加住屋及土地供應量,實有利穩定樓價,同時有助解決舊樓老化所帶來之危機,對政府施政而言,實可收“一箭多鵰”之效。

 

既然法例已經立法會議通過,筆者認為市民大眾應收起爭拗之心,一齊支持政府之相關施政,並緊密監察因新條例帶出有爭議個案之發展,並看清楚政府倡議之調解機制能否真的能疏導受影響者之不滿,當真的解決不了問題,方再向政府施壓,重新檢討相關條例,這不失為市民對政府施政之正面回應,同時亦算幫政府一把,齊心化解中央領袖人所擔心香港出現之“深層次矛盾”吧!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