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覓出路 轉投人民幣市場
日期:2010-12-08「名家匯」11月下旬推出餘貨,並為買家提供置業優惠,接獲不少查詢。圖為恆基地產營業部總經理林達民與中原一眾九龍及主區精英合照。
本港樓市經歷過差不多兩周的冷靜期後,部份用家已經按捺不住,四出尋找願意割價求售的「筍盤」,促使過去周未無論睇樓量及成交量均慢慢回升,這個情況在大型藍籌屋苑更為顯著。以將軍澳為例,據前線人員所述,剛過去周末該區錄得約22宗成交,較對上一周上升逾8成,買家以上車客為主,他們的目標主要為兩房單位。
至於其餘新界地區如天水圍一帶及麗城花園等屋苑的成交量也錄得大幅度攀升,反觀香港島的成交則略為遜色,相信與業主態度有關;香港區的物業升值潛力一向較優厚,加上手頭資金普遍充裕,業主叫價態度亦會強硬一點,導致二手交投較其他兩大區略顯,但綜觀各區的CCL表現,港島區上周報97.24點,遠超於全港CCL的88.24點,反映該區樓價處於高位水平。
由於政府新推出的措施主要針對短炒投資者,縱使現時的睇樓量逐步上升,但支撐著樓市的買家主要為用家及長線投資者,相信整體的成交量及睇樓量難以回復數周前的高位。這批用家大部份於早前樓市高峰期已有置業意欲,不過眼見樓價越升越高,所以暫時擱置計劃;及後看到政府出「辣招」打壓炒賣行為後,市場不乏減價放盤,故紛紛再次出動,為寒冷的樓市注入一股小暖流。
有部份投資者考慮到在政府的打壓政策下,資金未必能獲取最大回報,遂轉投備受看好的人民幣市場。剛過去周六日,瑞安旗下的「重慶天地」於本港推售,短短兩日已錄約80宗成交,買家表示對發展商的「天地」系列這個概念比較熟悉,而且在上海做得非常成功,所以不論對項目的升值潛力或是物業本身的質素皆有信心;加上是次所推出的單位涉及金額較少,由RMB160餘萬至RMB250萬,作為其中一個投資方法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