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積極拓地 供應新增可期
日期:2014-03-05長沙灣「丰匯」為長實與市建局的合作項目,亦是發展商2014年首個項目,主打三房單位,並有機會於日內上載樓書。圖為長實高級營業經理何家欣向中原一眾精英講述項目相關資料。
新一年財政預算案出場後,2014年財政年度將納入34幅住宅地皮,其中24幅是新增土地,可興建約1.55萬個單位,另有約23萬平方米的7幅地皮,供商業樓使用,以及1幅提供約1100間房間的酒店用地;政府增加房屋供應的決心,令市場對未來有新增供應的區份以及預期可供的公私營房屋數目有明確訊息,方便一眾市民設計自身的置業方案。
另一方面,困擾了樓市一段時期的「辣招」政策已於上月底塵埃落定,市場業主趨向面對現實,亦明白到政府在尚未能推出大量新增供應前,仍然會採取嚴厲措施去壓抑需求,促使活躍投資者及買家被高昂成本阻撓而不願入市。而有需要換樓的用家也因為現行的重稅制度,心有不甘拒絕先買後賣;在種種因素下,樓價缺乏上升動力,希望賺利套現之業主開始認真考慮出售策略。
近日筆者在專業團體活動上聆聽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的交流對話,知悉政府在「辣招」的制度上以「先訂立、後審議」為基礎,是由於樓市氣氛已相當熾熱,如果增加稅收政策先說後做,在未立法前會有更多人爭分奪秒搶入市,社會的經濟便會因為極速的搶樓買賣,出現不健康的現象,所以不留空位給投資者進行炒賣活動。局長本人亦估不到「先訂立、後審議」會引起立法風波,擔驚不少。
筆者作為物業代理從業員,深深感受到政府的「辣招」措施嚴重影響自由經濟,只要有人願出價有人肯出讓自然便是公平交易,何以政府要針對資產的自由轉讓而推行這種「非常措施」。張局長不否認在外圍因素衝擊下,本港市民購買力有機會追不上資產升值,市民安居不樂,引出不少社會問題,政府有責任去疏理,當中影響了某層面人的利益,但為了社會全面均衡發展,政策要在不同時段有不同的取捨;同時,他承諾政府必須定期檢查市場走勢,故此在明年同樣時間,必定會在立法會再探討政策是否有需要作出合適調節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