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業意慾不減 欠一手改攻二手
日期:2015-05-20由恒地發展的「傲形」,為全屬開放式及一房戶,自上周開價後,連日收票已獲超額認購,首輪可供發售62伙單位。圖為恒地營業(一)部總經理林達民先生與筆者在項目發佈會上合照。
剛過去的周末大發展商的大型新項目都按兵不動,不開價不開示範單位,似有所期待,置業者那邊在沒有焦點下都回歸各自地區去尋找合適的二手盤,形成十大屋苑在周末期間共錄得26宗成交,較上週末大幅上升136%,為近一年新高位。除十大屋苑外,其他屋苑成交也有明顯的增幅,可見當一手供應不足時,購買力便奔向二手市場,足證置業慾依然強勁。
筆者主理的九龍市場,最活躍成交地區為將軍澳、長沙灣四小龍和奧運站等,這些地區因為有港鐵的交通便利優勢,是不少社會中產人士的理想居停,他們正值人生盛年工作拼搏時期,生活節奏要有速度跟隨社會脈搏,所以選擇家居也以有動力的社區為主;這些中產人士亦是一批持續致力改善居住空間的一族,他們的購買活動可反映社會上的經濟活力。
據前線人員匯報,近日$1,500萬-$4,000萬的睇樓量明顯增加,相信可以達成交易的個案應該將快出現,似乎市場氣氛頗歡悅,原本筆者對於同事們的正面訊息也感到欣喜,但如果朝實際數字一看,其實二手市場實際的交投並不樂觀,按本年首4個月所錄得的二手私人住宅買賣合約登記分區統計,成交宗數持續遞減,上月宗數更只有2,700宗,是不足以讓36,000多名的從業員生存。幸好,租賃市場可提供另一條出路,從業員可透過服務功能找到生存空間。
綜觀一手市場成交,比較吃香的戶型仍是以一房或二房為主,以新登場跑馬地「壹鑾」為例,首輪開售44伙,單日售出33伙,佔可售單位75%,其中6至7成為投資者購入單位作收租用途;而九龍「麥花臣匯」自5月推出新優惠後,共錄得約31宗成交;另外,土瓜灣繼「喜點」沽清164伙,恒基地即將接力推出「傲形」62伙,方便向隅客資金有地落腳。相信九龍區在「天鑄」未正式出價開售前,豪宅市場看來不會有突破,市場主要供應還是單幢2房單位,不論自住或投資都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