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一手現樓 成交較二手強
日期:2015-11-04「凱譽」租金回報可達3厘,由於發展商提供的借貸安排,買家只需低成數首期便可持有一個恒久收租的資產收息,遂吸引一眾投資者選購。恒地營業(一)部總經理林達民早前曾親向中原前線同事講述項目特點及銷售情況。
市場雖然知道10月份的成交是如何低迷,當實際住宅登記宗數比沙士年代更少,不禁令業主和買家都不懂如何回應,按照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截止10月28日二手私人住宅暫錄得1,560宗,成交金額約$115.6億;而一手私人住宅則錄得1,318宗,成交金額約$99.1億;可見一手市場無論成交宗數和金額都看齊二手,這反映了二手市場的宗數是異常低量。
業主堅持不願意割價求售,反而讓發展商看到轉機,因應項目的條件因素而設計出種種成交條款和方法,方便買家入市,導致市場有購買意慾的買家都走向了一手盤,由於屬上車類型的一房、細兩房單位大部份只有一手市場提供,所以基本所有一房單位都能迅速沽清。但十月下半月由恒基四叔奇策帶動,為旗下一手貨尾直接提供85%供款按揭,更在首3年有固定息口,促進不少豪宅成交,當中帶動了1,000萬至1,500萬的豪宅兩房單位。
香港市場在超低息口支持下,要見到住宅物業大規範的大型跌價在短期內是很難,因為一般業主都是自用多,如果是收租物業除可享穩定的租金回報來供息供本外,亦有機會可有餘錢作為收入,大部份業主即使知道物業價格再攀升有難度,不過沒有實在的財政壓力,加上就業理想,人工按年提升,故此並沒有逼切性賣樓;只有個別業主可能年紀大了,要處理財產分配,在現在高位時售出幾十年的升值財富,頤養天年並分配給後人;另一種則是境外人,為了套現解決財務問題,作出低於市價放售的決定,促進快速成交,這些都是極少數個案,未能引起大規範減價潮。
筆者在作為《新城地產街》最後一集的嘉賓主持,請來發展商好友英皇國際執行董事張炳強先生,在節目中分享商舖市道在現今投資氣氛下有什麼變化。本港零售市道在人民幣突然貶值2%,無疑令原本因港元強勢已經走下坡的銷售行業百上加斤,遊客來港數字不減,但消費金額卻大大減低。英皇集團在鐘表鑽飾銷售行業發展有一定規模。租用的店舖皆在一線區上,過去數年間租金大幅升值,過千元呎租比比皆是。如今遇上高級零售業冷風,生意大減,租金過高的問題便立即浮現。英皇集團既是業主又是租客,在如此低迷氣氛下,為了業務發展,在租金上減低30%-40%給予同集團的租戶,有利穩定發展。
雖然目前高級零售業的市場疲弱對一線街舖的租金有明顯壓力,但是大家都明白在國內自由行強大消費力時期,各大品牌集團都不惜工本爭奪市場,店舖租金因而上升2-3倍,即使現在下調4至5成,對業主而言並未構成壓力。張生在行業擁有40年的歷程,看透市場升升跌跌,明白有危有機,行業替換時時發生。正如在零售業叫苦連天的今天,飲食業卻在擴展,也有大大小小的經營者同時在擴闊業務戰線或開拓新產品店舖。香港是一個生生不息的經濟城市,相信各行各業都能找到生存的平衡點。
筆者與英皇國際執行董事張炳強(中)及新城電台節目主持人林潔瑩(右)暢談本港商俌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