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資金進入香港物業市場加速了
日期:2016-10-19廣東省地產商會副會長尹德輝(右二)及中銀香港發現規劃部高級研究員卓亮(左二)於電台節目中講述內地及本港樓市走勢。左一為新城電台節目主持人林潔瑩。
本月筆者擔任新城財經台《新城地產街》嘉賓主持,又可藉此機會向專家們請教市民關心的地產和經濟問題。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金融體系大調整,其國內多個組織及層面需要政府打救,經濟持續出現負增長;此時此刻卻是中國經濟內需起飛,至2010年時GDP增長更突破雙位數字,國富民安,人民幣轉強,大量資金走出國外投資貴重地段又有潛力的物業市場;香港近水樓台,當然大受民間資金入市的福利,處處都見國內人的跡影。
當時香港樓因中國資金入市的量比而備受推高壓力,市場有聲音要求政府推出壓抑外來人士置業需要的措施,導致「辣招」的誕生,非港人在港置業成本大增;樓市即時呆滯,成交大幅下滑,加上息口水平低,業主不急於求售,形成交投低迷,最差時期大型屋苑成交宗數較沙士時期更少。反之中國的經濟動力保持,大型企業在國內站穩陣腳後,目光放遠國際,香港作為華語的國際城市,成為他們設立國際總部的首選,所以寫字樓需求大增。雖然國內企業一向都熱愛在港投資房地產,不過資金其實不易得到出來的批准,手續繁複,往往配對不上本港的競爭速度。踏入2016年度,明顯見到中資進入本港物業市場的力度強化了,例子眾多,包括:持續投地、購入全幢商廈(介乎$10億-$40億不等)及獨立別墅(介乎$3億-$10億不等),這些成交均是一單接一單。
上星期筆者在電台節目中訪問了中國通專家–廣東省地產商會副會長同時也是國內開發商大族地產(香港)董事總經理尹德輝先生了解一下,何以目前香港物業市場如此吸引國內資金。他指出主要是因為人民幣貶值而將部份投資分散的安全行動;另外,國內在資金審批及資本賬開放政策的資金申請容易了,各種調動手續也大大簡化,有利談判過程時資金可盡快到位並成功交易,使成功案例增加。過往因資金審批時間拖久而遭本地資金搶灘的狀況,可謂「談得多,成功少」,相信現在應該較為少。他不諱言,未來有更多的國內企業資金到香港選貨;長遠來看,如果本地發展商沒有視野一決高下,可能不少土地便由國內資金開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