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長遠土地供應期共識
日期:2018-10-17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講座教授鄒廣榮教授,在電台分享未來土地供應諮詢時的感受,右為新城電台節目主持人林潔瑩。
政府成立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今年4月開展長達5個月公眾諮詢,為尋覓土地展開「土地供應大辯論」於上月底圓滿結束;筆者作為房地產從業員,經常近距離接觸不少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不論在公眾問卷收集場合或各類專業小組討論會議,主席黃遠輝先生以及一眾小組成員都充滿誠意、十分辛勞地為香港長遠土地供應問題作出無私的貢獻,令普遍市民大眾感動。
小組委員會透過多方面的外展工作,與不同階層的持份者討論土地供應方向,在18項選項當中,有5個短中期選項是比較為大多數人接受和支持,包括發展棕地、以公私營合作模式釋放私人發展商的農地儲備、私人遊樂場地契約(以粉嶺高球場為例)、填海及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雖然這些選項得到廣泛認同,可是要推進起來相信仍有不少問題要解決,例如:棕地使用重置會影響現時作業者生計,並有機會提高最終用家的支付成本、公私營合作模式發展農地的官商利業分配等。
經過是次公眾諮詢工作後,部份小組委員會成員發覺社會各階層持份者對土地供應方向是有了新共識,明白除了基本住屋需要外,商業用地、新式工業用途土地、醫療用地也是社會殷切需求的土地類型。專責小組強調1,200公頃需求只是最基本,如果根據政府的《香港2030+》規劃方案,其實香港整體需要是4,800公頃,所以當小組委員會成員完成整個報告後,社會可進一步了解香港未來的土地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為香港構建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