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物業 長線皆升值

日期:2013-03-07

早前,筆者看見一篇新聞稿,指某屋苑的一個住宅單位,業主持有近三十年,出售後獲利十多倍。這是一個非常顯淺的例子,長線持有物業,贏面甚高。

 

但如果長期持有美元及股票,結果並不一樣!

 

廿多年前的198710月股災,許多人都記憶猶新,當年不少股票,大跌之後,至今仍然未返到家鄉。除非持有一些有實力的大藍籌股,例如匯豐、恆生銀行、中電等等,長線持有廿多年,所賺才會和味。

 

上週,恆生指數是二萬三千點左右,但不少股票股價,現在比起四分一個世紀「八七股災」未降臨之前的三千九百多點,仍然大大不如,有些連股災大跌之後的股價,比起現有股價依然要高。更不幸的,有些股票更經已在香港股壇上消失,持有人簡直無仇報。由此可知,股票並不易玩。

 

所以,在金融海嘯之後,部份人對印刷出來的金融產品如股票及衍生工具等等,避之則吉,並非無理由。

 

至於美元,自從19718月美元宣佈與黃金脫勾之後,四十二年來不斷貶值。美元由每安士黃金兌換35美元,下跌至上週以1,570美元才可換得一安士黃金,跌豢97.7%,跌得相當厲害。如果以日圓計算,美元跌幅也令人歎息,當年每美元兌360日圓,現在大概只兌93日圓,跌幅是74%。由於19839月,香港因前途問題,被逼實行聯繫匯率,港元與美元掛勾,造成港元的購買力跟隨美元不斷地下滑。由於美元不斷濫發,除非港元與美元脫勾,否則會跟隨美元繼續沉淪,難有翻身之日。

 

在聯匯實施之後,香港的一些大概唐樓住宅單位,大概每個只售十多萬元,現在一般也要三、四百萬元,升值的幅度甚大。物業當然不會只升不跌,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發生之後,樓價也曾大跌,代表二手樓市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在2003年低見31.77點,比起1997年高峰期的100點,跌幅接近70%,傷勢不輕。但十年後,中原指數經已回升到121點,不但收復全部失地,並且有不少進賬。

 

住宅物業沒有只升不跌的神話,但它們勝在可以自住以及出租,業主可以靈活運用。業主用來自住,就可以將供樓款項當作交租,由於供款大致平穩,業主在這方面的開支比較有數得計。而且不必給業主每兩三年加一次租,在財政的處理上,比起租樓易於計算支出。

 

如果業主經已解決了居住問題,買下的物業可以用來收租,不但每隔兩三年有一次加租的權利,甚至可以享受到物業升值的好處,隨時有雙重得益!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