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心置業 不宜憂慮短期升跌
日期:2013-08-08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伯南克早前表示,有意退市減少買債,立即使到全球金融市場風起雲湧。但筆者認為,市民如果想置業,不必太重視短期樓市的升與跌。
由於聯儲局可能較後時間開始減少購買美國債券,到明年有可能退市停止買債,但距離加息,相信還有一段願長日子。美國最快可能要到2015年才展開加息行動。而港府官員表示,香港有可能先於美國加息。
「加息」這兩個字彈出來,的確會把不少準備置業人士嚇到,甚至可能使到他們打退堂鼓,放棄置業計劃。但無論如何,置業之後總會有一日可以擁有物業權益,比起租樓更為化算,而且,買樓還可以對抗通脹。去到最後,買樓還是較為上算!
加息,可能會造成樓價下跌的問題,但不能一本通書睇到老。在過去二十年,香美國有兩個加息週期,推行聯繫匯率的香港,當然要跟隨加息。在1994年的一次加息,週期長13個月,加息3厘,樓價跌了28%。另一次在2004年,週期是25個月,加息4.25厘,樓價無大升跌。由此可知,加息不一定造成樓價下跌。
買樓是一項長遠計劃,起碼看二、三十年,期內,利率有升有跌之外,樓價亦會有升有跌。所以,如果只因眼前的樓價升跌而不敢入市,除非閣下是條件不夠,否則不宜放過入市的機會,短期升跌不宜過份憂心。
購買住宅物業,是一項長線的打算,除了投資成份之外,也有自用成份。在短期內,有可能有賺有蝕,但長期二、三十年而言,賺取樓價的利益,機會十分之高。所以,置業人士不宜過份企圖賺盡每一分錢,因為物業的買賣流通量是遜色於股市,不容易在快速時間完成買賣程序,抱著長期投資角度是比較好的。
置業人士如果為了短期利益,內心忐忑得像「十五個吊桶——七上八落」,只會買不成樓。不但享受不到樓價長遠上升的利益,更要面對港元長期貶值和通脹侵食的不利因素。
就以1990年至今的二十多年,樓價因美元和港元貶值而上漲了不少,所有未賣樓的業主,皆享受到樓價上漲的好處和財富保護。至於1967年香港暴動起計,所賺取的升值比例,就更加乖乖不得了。
所以,如果閣下手頭有足夠置業的資金,不應再猶豫,買樓去解決自己的居住問題,當然,投資亦無不可。不過,別因樓價和利率的短期升跌,變得心大心細,因為至今為止,物業還是一個比較穩健的投資工具,大升大跌的波動性,比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