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協專論】由水磨石招牌出發 討論香港設計
日期:2019-10-15兩年前曾寫關於水磨石招牌。今天重讀,原來有另一番領悟。也許設計就像醇酒,愈品嚐愈有層次。當時與校友許瀚文——著名中文字體設計師——談論香港的北魏招牌,向他請教字體北魏的歷史。由於大部分的北魏招牌都是以水磨石的工藝製造出來,引發開始研究水磨石招牌的歷史。清朝到第二次戰爭前的廣州和上海都被法國佔用過,當時的中國泥水技工學習了法國的水磨石拼花藝術,為教堂、銀行、領事館等的地台造拼花,這些拼花講求對稱和工整,而且都經得起一、二百年的風吹雨打。
日本戰敗後的四、五十年代,大批廣州和上海的新移民泥水技工帶著水磨石技術南下香港。他們融合了南方傳統用木製作的北魏字體招牌,與及由西方帶入中國北方的水磨石技術,把兩種文化工藝二合為一,成為香港獨有的北魏字體水磨石招牌。可以說,如果法國沒有租用上海,如果香港不是英國殖民地,如果日本沒有侵華,香港是沒有這種特別的工藝。以上是兩年前對水磨石招牌的描述。當時只專心研究水磨石的歷史和工藝。今天細想,其實這些香港獨有的設計文化是怎樣成為「香港」特色?
在設計學校任教了幾年,看見學生都盡力於保育香港傳統設計文化,這是很值得鼓勵的。我們看見很多用水磨石、紙皮石、深綠色油漆、紅白藍等等作為設計語言的學生作品。毫無疑問,這些都是香港獨有的花紋和顏色,但好像沒有人研究他背後的來由。上次專欄提過,設計有「形」和「意」。紙皮石和紅白藍表面上的花紋是「形」,如果我們沒有參透他們背後的「意」,單純地用這些顏色和花紋套用在現代設計,那麼極其量只是一張包裝花紙。在這裡,用日本的傳統茶室作一個例子。日本對茶室的設計有很多傳統上要求,例如榻榻米的大小、水屋、躙口、床之間等等的設計都依足傳統的規格。但是在現代的京都,我們不難發現一些現代設計的茶室,用上新科技的材料和燈光,卻保留著歷史流傳的空間設定規格。這個就是成功地保留「意」,同時為了現代需要而改進「形」的好設計例子。香港沒有很強的設計文化,相信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太着意形態,而忽略了意境。香港講求效率,所以很容易跌落設計陷阱,一不小心就會盲目地把香港的顏色和花紋直接用在新設計上,而忽略了背後的歷史和原因。「保育」香港設計文化是重要,但是甚麼事「育」?這個討論更加重要。
作者為香港室內設計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