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物之戰 物業勝黃金

日期:2016-09-05

投資可謂是一項馬拉松長途比賽,誰勝誰負,在中短期時間內不易得出終極答案,但幾年後,就會分出高下。原來不怕紅爐火的真金,也敵不過用途廣泛的住宅樓。

 

自從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後,又經過美國、歐洲及日本的量化寬鬆和負利率影響,投資者四出尋找穩健保本增值投資工具,比較熱門的貴金屬、股票、外匯、期貨及物業成為追逐目標。

 

無疑這些投資工具最為常見,但能夠取得理想戰績不易。就以香港股市為例,1,900隻以上的股票,要找到一隻必定上升的,難之又難,如果一不留神聽消息買錯了「衰股」,輸完股價還可能要再貼大錢,輸得沒完沒了。穩健如藍籌也可以輸八成,輸到眼光光。

 

外匯及期貨就更難捉摸,月前日本公佈完28萬億日圓刺激經濟方案,市場普遍預期日圓匯價會下跌,但結果卻步步勁升,衝上99日圓兌一美元水平。期貨市場就更非一般散戶能夠參與,因為常常見到大魚食細魚,散戶只會做大鱷的點心居多。

 

後來發展到只剩下實物的黃金與物業單打獨鬥局面,2011年金價上衝每盎斯1,900美元以上後,拾級而下。曾經一度跌到逼近1,000美元水平,反彈後,上週每盎斯又跌至1,320美元以下,跌幅超過三成。

 

代表本港二手住宅樓價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2009年初是57.52點,在去年9月出現跌勢,至今年中約下跌一成半,但最近重拾升勢升到133.13點,有1.31倍升幅。以筆者撰寫專欄的20121月計算,當時指數是95.47點,期內不斷勸喻有心買樓人士積極入市,信者到現在已有近四成的進賬。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