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kemon GO與存在
日期:2024-11-01
Pokemon GO將在年底在香港舉辦City Safari活動,到時會有很多特別版的小精靈出現在香港各區,一眾訓練家又要出動去捕捉它們了。Pokemon Go作為真正意義上第一個把實景補強技術(Augmented Reality, AR)帶進大眾認識的遊戲,它帶給我們的,除了一個技術的角度,就是實景補強是如何做到,也帶給我們一個哲學的形上學思考——到底甚麼是存在?
存在,是需要物理存在嗎?
想像一下,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公園裡擠滿了人,他們都在盯著手機螢幕。突然,有人興奮地喊道:「比卡超在這裡!」頓時,人群湧動,彷彿真的有一隻黃色的電氣鼠出現在草地上。這種場景在Pokemon GO最火熱的時期司空見慣,它引發了一個有趣的問題:這些數位生物是否「存在」?
從傳統的物理學角度來看,這些Pokemon當然不存在。我們無法觸摸它們,它們沒有重量,也不會對周圍的環境產生任何物理影響。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虛擬生物確實以某種方式「存在」著。它們影響了人們的行為,引發了情感反應,甚至改變了城市的景觀。
這種現象引發了深刻的本體論思考。從本體論的角度來看,我們需要重新評估「存在」的定義。Pokemon GO中的生物雖然沒有物理形態,但它們在數碼世界中擁有特定的屬性和行為模式,這是否構成了一種存在形式?
同時,社會建構論為我們提供了另一個視角。當大量玩家相信並與這些虛擬生物互動時,它們是否獲得了某種社會現實?這些數碼生物確實影響了人們的行為和社交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塑造了我們的社會現實。這種集體認知和互動,是否賦予了這些虛擬實體一種新的存在形式?
Pokemon GO模糊了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的界限。當我們在現實世界中尋找虛擬生物時,我們正在創造一種新的存在形式——一種混合現實。在這個混合現實中,數位和物理元素共存,相互影響。
對我們的影響
然而,這種技術也帶來了一些潛在的問題。過度沉浸在虛擬世界中可能會影響我們與真實世界的聯繫。我們需要在享受新技術帶來的便利和樂趣的同時,也要保持對現實世界的關注和參與。
總的來說,Pokemon GO這款遊戲不僅僅是一種娛樂,它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存在」本質的機會。它挑戰了我們對現實的傳統理解,展示了技術如何塑造我們的感知和經驗。在這個日益數位化的世界中,「存在」的定義正在不斷擴展。物理存在不再是唯一的標準,我們的思想、情感和數位足跡同樣構成了我們存在的重要部分。
下次當你看到一群人在公園裡追逐看不見的Pokemon時,不妨停下來想一想:在這個數位與現實交織的世界裡,「存在」究竟意味著甚麼?也許,答案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得多。
各區最新放盤應有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