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看了一個電視節目,是關於戰前樓宇的。不少人會選擇把手上的全幢戰前物業進行保育,並在物業內加以推廣較具傳統特色的文化,中醫技術、針織手藝、茶藝等,使該等戰前物業「活」得更有價值。
要評估戰前物業價值,比起評估一般的舊樓來說,絕對有一定的難度。首先,這些戰前物業是沒有任何屋宇署記錄,故無法查閱任何相關圖則,更無法判斷物業那些部份是合法建築,那些部份是日後加建的。此外,土地查冊處之記錄文件,例如第一份買賣合約或大廈公契內很大機會也沒有任何平面圖附載。故此,在評估戰前物業時,在物業內現場視察及量度面積是最重要,亦是最艱辛的其中一個程序。
戰前舊樓的樓底一般較高,空間感較大,故在分析價值時,與一般的成交舊樓物業作比較,需要考慮合適的樓層高度調整,以反映高樓底的優勢。
戰前物業,不論是全幢物業,或已分拆為分層物業,都會有不同的附屬面積,如天井、閣樓及天台等,現場量度這些面積都會相對地比較困難。
作者為中原測量師行聯席董事(專業估價部) 吳庭琛先生
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