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筆者參加的經濟論壇除了年輕王教授發表 “大量興解公屋未能解決劏房問題”的演講外,還有另一位重量級嘉賓何教授,他經驗非常多,是筆者在大學讀書時已經有上他的經濟學課堂,屈指一算也接近是40年前的事。
他的演說沒有複雜的數字,卻導出問題的核心。他演說的重點是「公屋養懶人」,公屋租金太平,福利太好,令年青人以入住公屋為目標,缺乏向上奮鬥的動力,他建議公屋應該興建在郊區,面積在 500呎以下。年青人若果希望獲得更佳的居住環境或者結婚生子之後,希望有更大的空間,必須靠自己的努力去進入私樓市場。一生人都住公屋,會變成被人看不起,是不思進取的話,才有足夠動力去令年青人奮鬥!
其實,何教授跟之前的年輕王教授一樣,都是指出房屋政策令到香港的置業階梯變得斷裂。年青人會千方百計都是為了一間公屋,筆者曾經見過年青同事要求不要升職,不要加薪,目的是保持入住公屋的資格。一旦入住公屋,就像獲得一筆大寶藏,一世永享,甚至可以承傳給下一代。
這種風氣當然是政策所導致。席間,也有不少嘉賓發言,其中一位講到公屋的重建。最近政府經過多年的研究,正式公布其重建計劃,整個計劃需要17年,直至2041年才完成。華富邨樓齡普遍已經超過 50年,由於等待重建,已經破舊不堪,這種香港速度真是令人氣餒。
官方解釋,由於需要原區重置,而華富邨附近周邊地區缺乏可供安置的屋邨,政府只能先興建少量大廈,分階段讓原住在華富邨的住戶遷至新大廈,再逐步拆卸舊大廈,再接收,再拆卸,結果要用到 17年時間才能完成整個計劃。在這 17年裡,居住於華富邨的老人家就像住在地盤一樣,生活質素可想而知。原區安置當然是爭議最少的方法,也是做官最輕鬆及穩妥的方案!
但對於居住於此的老人家,一個環境好,設備更適合長者的老人村,可能更為合適。取消原區安置,把長者遷往適合他們需要的新區便能加速重建。再者,華富邨在 50-60 年前是遠離市區的郊外,現在卻是一幅罕有的港島靚地皮,是否應該用於拍賣,建私樓獲得可觀的地皮收入,令房委會有更多資源在郊區興建更多的公屋,又是另一個值得討論的議題!
一個經濟學會的午間座談,都帶出香港的公屋政策有許多討論空間,值得當局徹底檢討!
各區最新放盤應有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