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樓價下跌 才有新步
日期:2024-02-16筆者祝願全港市民開工大吉、各行各業生意興隆。
業主們置業除了是住屋需求外,最具快樂感便是樓價上升所帶來的財富效應,資產升值,既有十年八年的安居之所,財富並可同步增長,市民細屋搬大屋或出售套現,大筆資金可用於各種用途方便投資買賣,所以人人都想儘早置業上車。
按照物業登記資料顯示,2015年私人住宅物業有113.5萬個,至今增長至127萬個,十年增長12%,平均一年便有大約1%增長;根據2008年二手私樓呎價平均是5,677元,而2021年9月歷史高位達到16,033元,在短短13年升幅約1.8倍;在樓市節節上升期間,政府實行多樣壓抑需求措施,由2013年起,那些辣招 – BSD、SSD、DSD等,都未能阻止樓價上升,只因全球息口低。
直到美國聯儲局開始加息週期後,樓市便遇上壓力使交投大減,一些業主想因應變化賣出物業,但是因為稅項太重,使到賣出的物業都沒有利潤,尤其是逆措施實行後,二手轉流低,新買家都只有那些可以承造按揭保險低首期的單位,早些年樓市上升期,市場大部份是首次置業買家,他們財力有限,當時發展商配合需求,開出200呎至300呎的開放式、一房戶,所訂樓價符合低首期按保政策門檻階梯要求,大都在400萬、600萬、800萬左右;在2022年前未放寬按揭成數指引時,樓價介乎800萬至1,500萬的成交十分少,有些家庭實在需要2房至3房單位的,有向財務公司承造二按或三按,不幸遇上了百年疫症,全球經濟萎縮,加上加息,令一些大企業債務爆破,各行各業所面對業務的變化,生意難做引發結業潮,受影響的業主淪為銀主盤,最近中半山豪宅「君珀」一個頂層複式銀主物業,最新以7,225萬元售出,原業主於2012年斥資1.51億連車位向發展商一手買入,近12年間單位大幅貶值7,875萬元約52%。另外,由2021年起拆售的太古城車位,發展商為加快銷售進度,近日將10對可停泊兩部車的「套裝車位」大幅減價推售,這批車位由原先定價340萬元至360萬元減至136.5萬至150.5萬元,減價幅度由56%至60%不等。
可見物業市場價格已整體步入下調周期,無論是住宅或是非住宅物業持有者必須接受價位下跌,市場才會有新動力承接,現時整個市場都在等待2月28日財政預算案的公布才作新計劃,預計樓市在發展商新部署帶動下,3月份有望氣氛轉活,交投量慢慢步回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