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屋供應看私樓
日期:2019-12-09香港受到社會事件及貿易戰困擾,經濟動力減慢,導致計劃置業人士猶豫。但從公營房屋供應與需求角度去看,短缺多達36%,公屋平均輪候仍然保持5.4年,反映香港居住剛性需求強勁,假如政治經濟環境改善,私樓需求轉弱為強的話,樓價回升並非困難。
據《長遠房屋策略2018年週年進度報告》提到,未來10年公營房屋總供應目標為31.5萬個單位,平均頭5年應有15.75萬個。運輸及房屋局文件顯示,未來5年房委會及房協僅能提供10.07萬個公營房屋單位,比目標15.75萬個,缺欠5.68萬個或36%,嚴重不達標。
房委會最新公屋輪候數字,截至今年9月底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維持5.4年,申請高達25.75萬宗,距離歷史紀錄甚近,未見紓緩。須知,政府經已將公私營房屋土地比例由6比4改為7比3,仍然未能滿足公營房屋的強大需求,公屋輪候個案繼續高企。
儘管政府表示會加快開發棕地應付建屋需求,但過程預計難關重重,並非輕而易舉。開發土地發展公營房屋,政府都舉步維艱,假如香港不是面對貿易戰及社會事件損害投資意欲,令私樓市場不如以往那麼活躍,樓價隨時經已再創歷史新高。
經濟不佳之下,政府連開發公營房屋的土地亦左支右絀,待得經濟境況好轉,屆時公私營房屋供應皆全線供不應求,樓價豈能不升?
現今香港受到貿易戰及社會事件窒礙,私樓樓價尚且未見顯著下滑,假如其中一個難題得以消解,樓價轉勢向上並非不可能。有實質置業需要,工作崗位穩健,買樓宜付諸行動。